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五胡烽火录 > 第1122章


    ,可当战马的只是其中一类。在这一类马中,要选择最高大者,让它披上满身的马铠,驮着一个副重铠的骑兵训练。当一个重骑兵训练出来后,平均要摔死、摔残六匹战马——最好的战马。

    也就是说,十匹一流战马只能有三分之一被训练成重骑。

    这还不算完,一个重骑兵需要养护铠甲——马铠与人铠,每一个关节都需不时上油、擦亮、保养,战时为骑兵与战马套上,平时拉运在辎重车里。故而,一名重骑兵须配备至少10名扈从。5人养护铠甲与战马,5人则负责照顾重骑兵与辎重,并在战时与重骑兵组成战斗小组。

    而一名重骑兵除了要配备冲锋时骑乘的马外,他还要配备一匹备用马,一匹驮马(平常骑乘),再加上拉辎重车的数匹马。养一匹战马的费用相当于养5名步兵,养一名重骑兵的费用相当于养一小队步兵,尽管如此,西方各国仍可此不疲,就是因为一名重骑的突击力,远强于一队步兵。这就是高翼如此折算双方战斗力的原因。

    以三山的富有,罄尽国力才训练了100重骑兵,这一方面源于优秀战马的缺少,一方面则是三山对骑兵战术的陌生。

    中国皇帝怕人造反,历来对军事单位的编成资料高度保密,古代优秀兵法都不约而同地缺失了军队编成与训练篇,由此可见一斑。当时,骑兵最优秀的战斗方式在中国,然而,中国珍藏的骑兵战斗方法,却在历次战火中被焚。晋南渡后,古骑兵战术与我们彻底绝缘。

    与此同时,西方的罗马人记录了匈奴的骑兵战术,并承认:当时整个西方没有成建制的骑兵,是匈奴人的到来教会了他们怎么用骑兵打仗。后世,西方的骑兵编成与战术都深深地打上了匈奴的烙印——被中国驱逐,狼狈逃入西方的匈奴。

    高翼对骑兵不了解,故而骑兵编制数易其稿,前几次都没让骑兵出战。最终他出台的方案让自己都看着眼熟。而北地胡族都是当年匈奴的小跟班。他们也缺乏对骑兵战术的宏观了解。金道麟模糊地知道一些,他坚称这套编成与战术就是骑兵古战法,亲自上阵按此法训练骑兵。但可惜高句丽一直不是骑兵大国,故而三山用了数年的时间,才摸索完成骑兵建设。

    此刻,高翼与金道麟衡量双方战力,亲手训练骑兵的金道麟,完相信自己骑兵的战斗力。

    “重骑兵就不说了”,金道麟摆摆手,继续说:“就拿我们的轻骑兵来说,每个轻骑兵都是百万富翁……对,百万富翁,就你说的这个词,很贴切。

    骑兵那一套装备,拿到晋国与燕国,怎么都能卖出百万贯来。新装备的骑兵战刀,可以轻易砍断十数柄燕国兵器而不卷刃,而骑兵身上新改良的大食金丝软甲更是厉害。我测了一下,它对箭矢和切削攻击的防御力惊人,穿在身上一点不妨碍马上闪转腾挪动作。

    盾牌也不错,鸢形盾冲锋时可遮住整个头面与战马侧颈;薄铁板蒙上生牛皮,又轻又坚固。格斗起来也方便挥舞。

    反观燕国,他们的武器装备简陋,箭矢竟然用石头做矢尖,这样的箭根本射不穿我们的铠甲。燕兵,算上匈奴与契丹的士兵,他们用的都是自备武器,这些武器大小不一,锋利程度根不可与我比拟……我们的百万贯骑兵,已经操练了一年多时间,专门学习系统的格斗技巧,现如今,他们持鹰刀,披金(丝)甲,握鸢盾,真让他们与燕军格斗起来,若不是他们自己不小心掉下马,谁能把他们打下去?谁又能挡住他们的鹰刀一击?”

    骑兵交锋不同于步兵,由于骑兵跳动得快,体积大,所以交战时双方只能有少数骑兵相接触,其他后续骑兵只能待机而上,在此期间,连射箭都可能误伤。

    三山西侧虽属于辽河平原的尾巴,但辽河平原本就开发不充分,临海之地,开发程度更不如沿河地区。地形的林深草密,限制骑兵攻击面的展开。狭窄的攻击面正适合三山的精兵政策,尤其是老虎城一带。

    这样,把战力综合盘算下来,越推演越觉得慕舆根疯了。面对坚城,他难攻不下,沿海而袭,随时随地会被抄后路,他怎么就敢深入三山?

    阴谋?

    这里面嗅不到半点阴谋的气息,反而充满着狂乱。

    “骰子已经掷下,那就打”,高翼丢了骰子,稳稳地站了起来。

    战争,很多时候是实力的较量,所谓“兵不厌诈”,其实并不是兵家正道。当一方的实力足够时,再诡诈的战法也变更不了战争胜负的结局。

    “战!”,金道麟长身而起:“王打算带多少兵,带那些兵出战?”

    “重骑兵部,轻骑兵部,长弓兵1000人,步兵2000,除守卫队、警察外,三山用部陆军兵力迎战!”

    众人齐齐长舒一口气。

    “早该打了”,黄朝宗叹息道:“强敌在侧,百姓常无心耕作,忐忑不安。早打了,我们就能安心秋收了。”

    “早该打了”,王祥感慨道:“两条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