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唐不良人 > 第三十一章 召见
一直以来,自己都没有仔细去想过。

    按说,辽东半岛上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因为离大唐近,历史上高句丽被大隋和大唐都征讨过,所以派细作入大唐,可以理解。

    半岛与大唐接壤,随时需要知道大唐的动向,好及时调整策略。

    可倭人这么积极的入唐,派那些细作来,图啥?

    们派人来学技术,派遣唐史,大唐又没什么意见。

    你来学就学呗。

    隔着大海,大唐对倭国本土也没什么想法。

    倭人的细作在大唐活动,战略意图是什么?

    他们想得到什么?

    想来想去,不得要领,除了以前巫女雪子提到过,贪图自秦时传下来的兰池宫,不死金人,似乎还提到过什么三神器。

    再别的就想不到了。

    不过结合历史书上介绍,倭国与汉文明几次交手,都是为了半岛。

    唐时的白江口之战,倭国海国为救百济倾巢而出。

    好像有一种说法,日本天皇是从半岛坐船飘到倭国列岛的。

    也就是天皇血脉,其实是有百济血统。

    苏大为也不知这是不是真的,但倭国人对百济对半岛有染指的意图,倒是真的。

    大概,他们总觉得能向半岛扩张,总以为能和中原文明掰掰腕子吧。

    真不知这种自信从哪里来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

    这些倭人应该会很关注大唐对外用兵方面,特别是对辽东方向的军事调动。

    苏大为想到这里,若有所悟。

    似乎抓到了一丝灵感。

    记忆里,大唐对高句丽的征伐,又快要开始了。

    半岛的局势基本是百济说,我要打新罗。

    高句丽说,我帮着百济打新罗。

    然后大唐说,你们打新罗,我就打你们。

    大体如此。

    大唐对三韩用兵在即,这个时候,正是高句丽与百济、倭国细作最活跃的时候。

    如果针对军事这方面入手去查细作的话,或许能抓到倭人的马脚。

    不止倭人,高句丽和百济那边也要提防。

    自从永徽五年后,高句丽在长安建立的情报网几乎被苏大为一手破坏掉。

    不过事情过了这么多年,相信他们应该又建立起了新的情报机构。

    有这个方向就好办,把精力收缩一下,专门注意这个方向。

    一顿饭食不知味的吃完。

    刚刚付了铜钱,还没想好接下来去哪,耳中听到阵阵马蹄声,远远有人在马背上喊:“阿弥!”

    顺着声音看过去,眼睛被阳光晃得微微一眯,再睁开时,一眼看到马背上坐着为肤色黝黑,身材削瘦,甲胄严明的中年将军。

    正是薛仁贵。

    “仁贵。”

    苏大为向他拱手施礼。

    马上的薛仁贵微微一笑,回头向身后的队伍说了一声,脱离队伍策马过来,翻身下马。

    与苏大为碰了碰拳头。

    “你怎么在这里,没去县衙吗?”

    “今天轮到我休沐,你这是去哪里?”

    “哦,我奉陛下之命,送玄奘法师去新译场,刚刚回转,这些都是我的同僚,宫中的千牛卫。”

    苏大为点点头,心知这些都是勋贵子弟,心下暗暗称奇。

    薛仁贵祖上虽然阔过,但是到他这一辈家道早已中落,三十岁前,过得困苦不堪,幸亏娶了贤妻,支持他参军。

    在唐军征高句丽一战中,又单骑突阵,落入太宗法眼。

    只是太宗驾崩后,这些年他都是做为玄武门守备,值守玄武门。

    说得那个一点,就是管大门的。

    他在那个位置一干就是十余年。

    幸亏前些年在万年宫发洪水时,他与苏大为一起闯入殿中,救出了天子李治。

    由此落入李治法眼。

    眼下虽然还没起用,但李治也时常交待一些任务给他。

    可见是简在帝心。

    “对了阿弥,上次之后,我听安文生说,你得了张宝弓,有机会让我看看?”

    “文生这个大嘴巴,我这几天都没看到他。”

    “他去袁守诚那了,说是要研究下怎么去吐蕃,说是要入什么洞,我也不甚清楚。”

    薛仁贵不清楚,苏大为却是明白。

    看来安文生又盯上巴颜喀拉那个山脉了,里面特罗巴人留下的遗迹的确很神秘。

    只不过如今那里应该会被吐蕃人严密看管,想上去不容易的。

    心里想事时,听到薛仁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