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塑千禧年代 > 166 发展史也是挖人史(二合一)
,“我这几天也仔细想了想,这玩意倒是符合你的逻辑,做难而正确的事。”

    她继续说道:“挂号网是这样,易科是这样,圆晶厂也是这样。”

    方卓嘿然:“就是有点缺钱,这是个难事,得想办法筹措,还得有国外的资本,虽然已经有中芯这个先例,但设备的采购仍旧得规避风险。”

    “MMIGA基金和PL基金,用它们不行吗?”苏薇说道,“它们在法理上也属于国外机构呢。”

    “混在其中可以,但还得有其它知名机构,我听邱慈云说,中芯的设备虽然买起来一波三折,但确实都是世界上一流水平的,最重要的还是人。”方卓摇摇头。

    苏薇同意:“是啊,行业人才,中芯能成是有那么多的工程师追随张汝京,你也不能就指着挖中芯的人吧。”

    “嗯,确实不能只想着挖中芯,昨天邱慈云和我聊到这个,中芯现在号称世界第四代工厂,前面有家排第三的是新加坡公司,那家已经连续亏损快一年了。”方卓斩钉截铁的说道,“国外的也要挖!”

    苏薇:“……”

    “要怎么发展半导体?要学习韩国三星当初高薪挖日本人才的精神。”方卓说道,“我们要挖新加坡的人,要挖三星的人,要挖台积电的人,要挖东芝的人,也要挖中芯的人。”

    苏薇:“……”

    “先搞建厂的地方,中芯成立之初来到申城,申城也是投了钱的,我们也得如此,找到了地也就找到了一部分钱。”方卓越说越有精神,“有了地方政府的支持,我再拿着这项目找人投钱。”

    苏薇长吸了一口气,缓缓评价道:“不愧是你。”

    方卓还没说完呢:“过两天我再跟邱慈云联系联系,看看中芯这一拨募资的对象都是哪几家机构,反正它们愿意投半导体,看看能不能顺手也给咱们投一些。”

    苏薇默默的想道,为了钱,也正常……

    方卓脑海里有各种构想因为最近获得的讯息而跳跃了出来。

    苏副总裁有幸聆听了一会,觉得就凭老板的脸皮也应该能把事情做成功。

    不,不是脸皮,是胸怀。

    毕竟,愿意真金白银的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没有胸怀可不行。

    “方总,你觉得我们的产品能不能用上自家的芯片?”苏薇的思维跟着一起发散,问了个问题。

    “能。”方卓坚定的说道。

    苏薇静静的看着面前这位年轻的申城首富:“这么有信心?”

    方卓答道:“嗯,毕竟我阅读理解做得好。”

    苏薇没听懂,但没有妨碍到她感受到老板强大的信心。

    就像他聊起互联网发展的信心、聊起音乐播放器的信心以及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坚定信心。

    ……

    方卓的动作很快。

    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持久战,所以越早启动越好,越接触到问题也就越能多些时间来想办法。

    易科内部抽调人手组成了一个商业谈判团队,然后又邀请产品总监许柯登上次推荐的两位校内老师担任顾问,再去联系了中芯邱慈云,让这位大佬也推荐了行业内的朋友加入团队。

    一来,邱慈云推荐的人靠谱,二来,这是让邱慈云知道自己这边动了真格。

    如此,一个用来推进项目选址的谈判团队迅速成型,得开始考虑目标城市的接触。

    按照邱慈云的说法,方卓初步定了京、津、申、鹏、香江、武汉、成都这七个中芯当初考虑的城市,接下来就是做排除法了。

    尽管方卓和邱慈云都觉得申城不会给出和中芯一致的政策,但他还是致电兰花区长,询问区里的政策。

    “方总,你……”裘迪没想到几天没联系,这家伙居然都要开始寻求政策支持了,“这……你这真的要做半导体工厂吗?是不是跨度有些大?”

    “也还好,我们易科的产品本身就需要芯片。”方卓提到这一点,询问道,“裘区长,区里能给什么样的政策?我也不想要多,能和中芯持平就行。”

    裘迪沉默好一会,诚实的说道:“方总,你别急,我帮你争取,这事我得找老郑商量,得从市里的层面努力,张江不是我们区里能决定的。”

    然后,他又说道:“只是……”

    方卓善解人意的说道:“只是希望不大,对吧?”

    “方总,我肯定尽力帮你争取,这一点你不用怀疑,但,中芯现在的势头很好,你现在搞一个类似的项目,政策优惠力度上有难度。”裘迪踌躇道,“所以,先前我也劝你投中芯。”

    “裘区长,我理解,你先帮我问问,有消息了我也问问郑市长,我当然还是想在申城发展的。”方卓如此说道。

    裘迪挂了电话就立即去询问政策支持了。

    方卓这边先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