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光绪中华 > 第三零四章箭在弦上
金属银购买中国的飞虎式攻击机的实物和技术资料的协议。英方接受了中国提出的条件,他们将以每架八万两白银的价格,购买共计48架中国的飞虎式攻击机。这个价格比他们自造的飞机造价足足高出了六成。这也是历史上最大的一笔英国向中国购买的军火贸易,总计成交价格为384万两白银,约合六十四万英镑。虽然这与过去动则百万千万的中国外购资金量相比还算不上什么,但是这毕竟是一个胜利,在军火工业上,洋人也有求咱们的时候了。(英国此时的作战飞机造价约3000英镑,合5万两白银。)

    尽管肉痛,但是为了获取如此重要的技术资料,英国人还是乖乖的付了现款,由于英镑的通货价值的未来是一个未知数,中方在目前仅接受白银付款。所以,这笔金钱是通过海运方式运抵新加坡交给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而德国方面的价格要实在的多,他们需要付出的数字是200万两白银,这笔钱由于目前英国皇家海军采取的封锁政策,暂时记账,由德意志帝国太平洋舰队的部分物权作为抵押。德方的代表在法律文件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技术图纸好传,而实物难运,这是一个正常的道理,但是实际上双方估计装备使用的时间恐怕也差不多,所以,预计到1914年左右的时候,应该就会出现机枪空战的场面了,而到那个时候,帝国恐怕在南方的战事也七七八八了吧。而技术上也还会有新的进步那是肯定的。

    用二十多年的时间,终于手中捏起了一支自己的技术力量,和一个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这远远要比我今天突发奇想一个这个,明天从后世抓一个那个技术要来的好的多,最起码能够让中国在建立起一个紧咬西方技术水平线的技术力量和人才体系的同时,还能偶尔接受我的点缀之作。

    这远远要比我现在下令让人去搞原子弹,明天让人去搞战略轰炸机等等现实的多。

    航空射击协调控制器是我的一个点缀,另一个点缀出现在了侦察和防御层面,那就是雷达的提前出现,而这种东西我是不会准备向外国出售的,在将来的海上大作战中,有远程测距雷达的舰队和没有这玩意的舰队,不是一个等量级上的概念。雷达的概念出现在了我的计划之中几乎是与那个射击协调控制的概念是一起出现的,而目前这项研究工作也在进行之中。借用国外已经有的相关资料,譬如多普勒,马克思威尔,赫兹等人的理论和初步的实物等,中华帝国首创的雷达型号也将很快出现在各军兵种的战斗序列中。

    当然,由我的一些点缀性的想法,触发出我的技术人员们自己的衍生发明,这些衍生性的东西,就不在我的控制之内了。

    1912年的下半年,陆地上几乎已经没有什么进展了,西线僵持,东线德奥联军在兴登堡的统帅下势如破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而奥匈帝国正在与意大利鏖兵,保加利亚牵扯住了希腊,让土耳其得以放手去进攻俄罗斯。这一系列的战场态势,都大大的有利于同盟国集团,协约国当年的三条腿支柱,有一条半已经陷入深渊了,俄罗斯这条腿在四国的联合三面夹击中已经奄奄一息,如果不是冬天适时的来临的话,他们甚至可能以投降的姿态提前退出战争。而那半条腿则是法国人,不管德军西线现在如何,毕竟还是一个僵持局面,而且战场是在法国的境内,要论起失败程度的话,德国人还没有与法国相媲美的资格。

    而法德边境的战争线上,威廉皇太子也在西线陆军一系列的军事调整后,正式出任新建的第六集团军的司令一职,麾下暂时辖有22个师,他的父皇给了他允诺,在冬季的一轮动员和征兵结束后,他可以指挥的部队将扩展到50个师。随着东线傲人的战绩不断的传回柏林,德皇愈来愈不信任总参谋长小毛奇,所以他在法德边境这个他直接支配的战线上下了重注,指望着他的太子能够率领大军攻克防线,并解救在巴黎外围被牵扯着的百余万大军。

    可以预期的是,如果协约国再不振作的话,1913年将还要更加难熬。

    这对于协约国的老大英国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协约国一败涂地,虽然还没有伤筋动骨,但是如果再不做出战略上的调整的话,这盘棋迟早要输掉,要知道美国至今还没有表态,但是美国政府已经有不少次公开的表示对英国封锁政策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是对公平贸易的挑衅。德裔移民在政界拥有着超乎想象的影响力,而且德国在战前数年里一直采取的对美友好姿态和在南美洲利益上的合作态度,也让美国人民在战争进行到这个时刻时,对同盟国保有相当程度的好感。毕竟从感情上来说,美国与同盟国一样,是旧有秩序的挑战者,也是心怀不满者。

    英国需要一场胜利,起码是一场战斗的胜利来鼓舞士气人心,命令首先下给了本土舰队,他们必须在合适的时机给海军部和内阁乃至国王陛下一个合适的答案。而在战略方面,他们也正在准备着适当的给已经支撑不住的俄国人适当的支援,柿子要拣软的捏,他们初步的切入点基本上锁定在了土耳其这个同盟国中除了保加利亚之外最菜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