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光绪中华 > 第三一九章 歼灭战
是第21集团军碍于方面军司令部的严令做出的强行攻击态势,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为第22集团军的后方进展特别是两个先遣师的安所做出的攻击努力。

    这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起码在恰蓬据点以东的三个印度师都已经得到了保罗中将的严令,他们尽了力向曼德勒增援而去,所以根本就没有可能回头去救援维森特准将和山度士准将。

    蔡锷的成名之战恰蓬歼灭战就是在这样的敌我情况下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在己方伤亡仅三千余人的情况下,歼敌俘敌两万余人,这种战绩也给他在军队中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战绩层层报到北京后,我对于这个刻意栽培的年轻人的战绩表示了非常满意的态度,在我的态度的影响下,陆军部给方面军司令部发去了嘉奖电,并电令陆军第二方面军及海军太平洋舰队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内,力争结束南方战争,帝国的重点区域要向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中东方向转移。

    陆军方面当然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只是海军方面依然还没有找到敌军残余的那些舰只,英国和法国的舰队似乎是从孟加拉湾消失了一般,这与海军参谋部的判断和陆军所遇到的情况是格格不入的。如果对方海军放弃孟加拉湾的话,就等若把缅甸送给中国,就没有再向缅甸增兵并且打得这么顽强的可能。

    所以,莫瑞清少将坚持认为英国人的海军仍然在这片海域沿岸某个还没有搜查到的地方,但是印度东海岸线这么长,没可能处处都搜个遍,在亟需海军对陆军的战事形成有效支援的情况下,更是不可能组织太多的海军力量来完成这种大海捞针的搜索行动。

    在召唤来潜艇部队后,他和他的参谋们定下了几个点,都是根据资料有充足淡水和燃煤食物补给的海港,他们认为英国人的舰队不可能无限期的躲在海面上或是其他无法有效补给的港口中,他们终归还是要在几个重要的大港维持生存的能力。所以在请求了刘步蟾的许可后,潜艇部队司令黄建勋准将的十二艘潜艇的编队也交由他指挥,利用手头的四艘战列舰十二巡洋舰的配备,加上十二艘潜艇,莫瑞清开始利用潜艇做外围侦察,舰队作为快速打击力量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搜索网。首要的侧重点当然是从亚南到锡兰的科隆坡这一带原本的搜索空白区。

    这个策略建立的基础在于海军主力舰队在完成了对沿海地区肃清之后,将侧重点转到了对孟加拉沿海的战术切割炮击上去,在孟加拉沿海地区,已经没有了英法舰队的生存空间的情况下的。从计划上来讲,这是没有错的,而判断的基础也不可能错,英法海军要么要对岸上的陆军形成支援,要么就要做好接应这些军队撤退的准备,无论如何他们都逃不了被中国海军发现的命运。

    海军一部和来自湖北的一个建筑公司正在忙着在新占的安达曼群岛上建立起一个临时的简易据点,作为从未来印度洋舰队的中转和储备港,这三个点形成的三角形,已经将整个孟加拉湾完的掌握在内了。

    所以,没有理由不会发现英法舰队的踪影。

    这个三角搜索计划从7月5日正式开始施行,按照计划,搜索将持续一个月之久,而这一个月是留给陆军收拾缅甸陆上敌人用的,如果陆军不能在一个月内完成这个任务,那么这个搜索计划将顺延下去。

    吃的就是英法舰队始终肯定要对陆军形成支援,他们没有理由白白把二十几个印度师送到缅甸去白白死去。

    但是七八天过去了,第22集团军一部已经攻克了敏建,并与第21集团军从东西两个方向对曼德勒形成了战略合围的态势,保罗中将的部队后路被断,补给也没了指望,覆灭在望的时刻,印度人已经开始了骚动,有的士兵甚至已经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摇起了白裤衩,但海军却仍然没有任何发现。

    而在北京,我却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将在8月访华,7月初的时候他派了一个特使过来北京与外交部商议访问行程和会见安排等方面的事务时,突然在7月9日的时候提出要觐见我,希望能够得到许可。我当然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便接见了他。

    但这位特使先生华生律师,却提出希望在中英之间做个中间人,让英国可以体面的结束暹罗战役。这就让我的压力陡增,如果我答应的话,南方正在作战的军人眼看就要包个大饺子,我这圣旨一下,那边会作何感想?

    但如果不同意的话,华生话里的意思明显这个要求是与塔夫脱总统的访问行程捆绑在一起的,如果中美之间业已安排好的元首会面安排被取消的话,这对于中美之间现在还算好的关系是一种打击,而且美国是以一个和事佬的姿态出现的,按照普遍道德的观点,我当真没有拒绝他的理由。

    所以我只好让华生律师给我多几天时间考虑,他也答应我了。在随后的御前会议上,我向几个军方的重要大臣坦白说了目前的问题,并且说明我不会考虑超过三天时间的。载洸和徐世昌大将,王士珍和冯国璋两名元帅都理解了我的意思,并在当晚给前线部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