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光绪中华 > 第三四一章不满
师师长冯玉祥调任参谋长,集团军司令则派遣了籍贯江西,原方面军参谋部副参谋长的张勋出任,加派载沣赴利雅得坐镇,建立健了指挥体系,以避免这一支十万多人的部队陷入指挥体系混乱,各自为战的状况。

    阿拉伯王国方面也陆续做了针对性的动员,除了在载沣访问之前已经拨给中国指挥和培训的六万骑兵之外,王室在5月前后又从亲卫部队中拨出了一支两万人的精锐陶希德骑兵,由王室亲信统率,打算在机会出现时完成对阿卜杜勒家族的血洗报复。对于中阿双方来说,这个行动并不违反中阿关于支持沙特家族同意阿拉伯的旧约定,所以沙特毫无顾忌的将这个计划透露给了中方联络官白崇禧。

    冯玉祥师,阎锡山师,宋哲元师是这个新的集团军的主力作战部队,他们几个师级军官年岁都差不了几岁,脾性也差不多,所以按照集团军司令部的计划,对英方的作战将在西历七月也是这片沙漠最热的月份发起,利用气候的掩护,由这三个师首先出击,先挑对方防御坚固的地方来打,打出一两场能够打击对方士气的战斗来,迅速在这片土地上创立威名,集团军司令部也与北面的土德联军建立了指挥上的协调机制,届时战役将间隔性的从南北两个方向向英军目前盘踞的约旦河谷地区发动不间断的打击,给对方的指挥系统制造一点点小麻烦。

    而在此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空军争夺制空权,以建立在这片地区的空中优势和情报优势,失去了空中的侦察和骚扰,战场局面将迅速改写。英印军十一万人的部队如果只是死守的话,他们将很快被赶回西奈半岛。

    在这份计划的基础上,冯玉祥师的代师长也是他以前的参谋长鹿钟麟提出是否应当派遣机动兵力向西奈半岛方向做战略佯动,不管英军如何想法,牵制兵力也好,让对方不敢太过大胆的后撤也好,都是对正面战场的一个极好的支持。

    空军部队在这里的最高长官第二航空队的冯如也对这一计划表示支持,空军已经提前这样做了,西奈半岛的英军机场和地面基地在4月那个和平十天里,空军基本上已经飞了个遍,无论如何都会给英军造成心理上的困扰。

    白崇禧也从前一阶段他对英军的理解的角度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从英军方面来说,固守约旦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战术上的价值了,迟早要丢,他们继续留在那里的唯一的目标也许就是向阿卜杜勒家族乃至整个阿拉伯民族证明他们说话算数,为未来留下余地,所以白崇禧认为英军可能已经拟定好了撤退的方案。对他们来说,保持在埃及的统治远比在阿拉伯方面继续保持存在要来的重要的多,因为英军这一阶段的军事战略目标并不是在阿拉伯建立他们的统治,而是对土耳其形成压力并进而迫使土耳其退出大战。同时也可以对德国的bb生命线形成实际的威胁。

    从这方面一想,在座的高级军官都认为白的讲法有道理,英军的确没有必要在中德两面夹击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之前对土耳其的军事战略,对他们来说尽管在战术上他们成功的在约旦建立了势力的存在,但是在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完成击垮土耳其的战略目标,战争实际上已经失败了,而目前中德土阿四方已经对他们形成了南北夹攻之势,并且还有觊觎西奈半岛的企图,他们没有道理继续在约旦打生打死。或许他们更希望体面的离开约旦呢——在不违反对阿卜杜勒家族的承诺的前提下。

    因为阿卜杜勒家族是完由英国人扶植才得以独立建国的,并且他们为了继续获得英国人的支持不惜与南面强大的阿拉伯王国结下了血海深仇,若果英军在这个时候不打几仗就撤离的话,等于将阿卜杜勒家族卖给了沙特国王。这不仅仅是道义上的问题,而且也是实际的政治问题,这次的先例一开,以后他再想进阿拉伯的圈子就完不可能了。而且无论哪个阿拉伯部族经过这一战之后也能看的出来,这个世界上哪个大国才是值得依靠的。

    白崇禧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讲话深入浅出,结合着地图和战术层面层面的多重分析,让集团军的这些高级军官都听得频频点头,冯玉祥作为集团军参谋长也对他这个本来还有些看不惯的新下属刮目相看。

    既然都接受了白崇禧的判断,那么集团军就有必要调整战略目标。中国从上到下目前并无染指非洲的意图,按照塔夫脱总统访华和随后中美一系列的互相交流的不成文约定,非洲从大范围来划分,是美国的囊中物,事实上美国人从前期的绝对中立到后来慢慢倾向于德国集团,目的和原因当然不是那么单纯的,英国已经是大厦将倾,美国当然要捞取利益,中国和德国将来要瓜分亚洲已经是显然的事情,而且美国与中国也有协议对对方大洲执行绕行政策,所以美国不会介入亚洲事务,他们现在要的似乎是非洲,这从他们的海军在非洲西海岸线航行就能够看出些许端倪。

    到11号这一天听说美国海军的舰队已经行驶到了好望角一带,他们的企图已经是呼之欲出了,所以在目前这个时候,中国不会也不可能去与美国争夺非洲,中国在这一阶段的目标并不是将英国赶出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