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光绪中华 > 第三四三章大战役
战斗,随着时间的推移,空军率先退出战斗,中英双方各损失了七架和四架飞机之后,共同将战争的主导权交给了地面部队。

    骑兵部队的对决在一开始并没有出现平等的局面,由于英军地面部队在开始还存有率先撤离战场的侥幸,所以一开始的时候,英军并没有什么成型的防御体系,而是派出了兵力差不多的骑兵部队试图纠缠住中国人的地面冲击,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加上新增援的中国部队越发的多了起来,英军开始重新调整战场部署,随着双方增援兵力的相继赶到,逐渐形成相持局面,双方到了晚间的时候,都各自有一个师的兵力隔着一片不到一公里纵深的开阔地互相交战,并且都意识到了战局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所以都开始各自布设简易防御工事,并相互以规模不大的炮击战作为夜幕降临的标志。

    但变端就出现在夜里,由于当天的高级军务会议出现了下午这么一个变数,二十九集团军司令部当天紧急做出了调整,决定提前发起大规模攻击,并通知了北线的德土方面,当天夜里几乎所有部队都开始向前推进到了下午的战场前后,并形成了新的对峙线,坦克部队作为主攻部队也调集到了前方,并且决定由他们在天亮以后率先发起攻击,撕破对方并不复杂的防御体系,为这一场战役的决胜创造先机。

    为了不惊动对方,集团军司令部甚至不准许增援部队使用他们的炮火攻击敌人,以免给敌人判断出什么信号。

    但是当第二天他们发动进攻的时候,还是发现,英军已经连夜撤走了。恼火归恼火,司令部仍然做出了向前推进的决定,尽管从理论上来说这有被英军打伏击的危险,但是考虑到这一路上并没有合适的伏击地点,在前线的两个坦克师和骑步兵各一个师还是向北方推进了,而集团军除了留下两个师作为基地防御部队之外,另外派遣了四个师向西北方的西奈半岛方向移动,以形成战略上的合围态势。

    第二天,德土联军方面率先加入战团,经过中德双方的电报联系,中德英三方的空军在约旦上空进行了整整一天的大规模空战,以空军为先发兵力,地面部队随后跟上,德军的炮兵对英军北面防线发动了持续整整一天的炮击,并发动了几次团级规模的试探冲锋,互有伤亡。

    当天南方的中国部队也是同样的战术,炮兵率先发动袭击,将预先踩明的英军火力点和工事炸了个遍,英军遭遇到了自开辟中东战场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炮击和空战成为接下来几天的主角,交战的三方六股势力似乎都在等待着机会改变自己的处境,但英军显然更被动一些。

    到了15日晚间的时候,西进兵团抵达了沙特最西北角的城市,也是阿拉伯和约旦边境线附近,控制亚喀巴湾的埃及沿海城市埃拉特附近地域,从理论上来说,这四个师只要突破此处大约有英军两个团和埃及军队七千余人驻守的防线,就可以深入到北方的防线身后。

    只是他们还需要再等。根据中德双方的参谋部联署决议,中德双方的舰队将在次日抵达红海海域,计划用五到十天的时间对英军红海舰队剩余的实力进行清除,并进而控制红海和亚喀巴湾,并支持中华帝国陆军的增援部队在亚喀巴港登陆,开辟中东的第二战场,舰队方面更要对西奈半岛沿岸的重要目标进行摧毁性的打击。英军将在海军毁灭性的失败之余,在中东收获失败的苦果。

    而按照中德双方最新的商谈结果,中德陆军将共同维护阿拉伯和土耳其之间的和平之后,共同出兵向埃及境内进军,谋求击溃英军在埃及境内的部队,并实际控制埃及,特别是苏伊士运河。

    可以说,随着胜利越来越接近他们,德国人的战略目标越来越大,从中东部分来讲,德军在此的兵力就只有一个军,却试图吃下有一个集团军和十余万埃及军队驻守的埃及国土,虽然他们还更多的依赖中国,但是北京总参谋部已经向柏林正式表态,中国军队对进入非洲作战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是出于与德国的友谊考虑,中国陆军可以推进到尼罗河沿岸,但不会越过尼罗河流域。至于苏伊士运河方面,中国可以接受与德国共管的局面。

    也许是考虑到欧洲战场德军的情况占优,所以德国人愉快的同意了这个要求,对于他们来说,少了中国与他们竞争埃及乃至北非的利益是一件好事,战争胜利后,德国将是北部非洲天然的统治者。

    中国也借着这个机会对德国表明了我们对亚洲以外的利益没有太多兴趣的立场,这有助于两国在将来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尽管随着结局的到来,中德之间必然将会出现利益的争执,但是将这种争执降低在一个限度之内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情。

    正当艾伦比将军为着自己艰难的局势而愁眉难展的时候,他却在随后收到了一连串的坏消息,首先是5月16日,已经没什么实力的红海舰队在与德军太平洋舰队的交战中损失惨重,五条巡洋舰被击沉,而德军舰队毫发无伤,可以想象东部非洲沿海将落入德国人的控制。当天他的参谋也向他报告了中国有军队在埃拉特附近出没的消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