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穿越八十年代逆袭 > 第二九七章 哎呦我的个天啊(二合一大章)
胳膊,姐弟俩渐行渐远,还能听到身后有人用着特有的夸张语气夸赞道:

    “们算熬出头了。看看那俩孩子的大高个儿。哎呦,真是大学生不一样。”

    原本长大高个儿跟基因无关,跟念不念大学有关,那姚明得是博士后。

    毕月感慨万千,嘴边儿带笑道:

    “唉,难怪连咱娘那过日子好手都撺掇开车回家。搞半天就为了听别人奉承几句。我还寻思呢,咱小叔那么爱讲效率的人,咋就能同意,真是心照不宣。”

    毕成听完也跟着乐了:“姐,这人就是嘴不好。啥事儿心里有数就得了,非得说出来,怪叫人尴尬的。”

    “我又没情商感人质问小叔是要闹哪样,这不就跟说说?”

    毕成看到他家那快要塌窝的土坯房了,随口回道:

    “人不都那样?在外面怎么厉害没用,只有在乡里乡亲面前,才总惦记着想证明点儿啥给人看看。咋折腾活着就是为个面子。其实一想没啥大用,可一辈子却放不下。”

    毕月不置可否。

    也是,这不是后世连邻居家姓啥都不知道的时代。

    这是从村东头到村西头,甚至跟前儿几个屯子唠一唠家谁谁谁,对方一拍大腿,哎呀妈呀,那是我三舅姥爷啊,瞅瞅,就是那种彼此都认识的时代。

    爹、娘、小叔,那是跟这些人相当熟悉的了。

    中国人的面子问题,要是在不认识人面前,还真就无所谓,丢磕碜都不怕,怕就怕在都熟。

    毕月扶着毕晟到了家门口,挺意外,迎接他们的居然不是大锁头,而是烟筒冒烟。

    推外屋门进去,热气扑鼻。

    “大山哥?”姐弟俩异口同声。

    赵大山打扮的可比在京都强多了。

    新棉袄,深蓝色西裤,头发也剪的挺短,不像在京都那时候脑袋上扣棉帽子,只是手上拎着个烧火棒看起来有点儿不配套。

    “嗯。回来啦?炕都烧暖和了,大锅里烧的是水,们愿意洗,洗洗吧,解解乏。”

    毕成瞟了眼毕月,毕月道:“我去饭店又去火车站找的,咋没见着人影?关大门说走就走啊?不知道打个招呼?这家伙,我去火车站一顿挤也没看到。”

    赵大山眼睛盯泥砖:“咋的?有啥事儿啊?”

    “没事儿,现包的饺子喊家吃饭去,寻思送上火车呢,可倒好。我又装一饭盒去找,也没找着。”

    听毕月说完,赵大山心里更难受了。

    “啊,我……行了,们姐俩休息吧,赶明儿咱再唠,我出来忘锁大门了,先走了。”

    出了毕家,赵大山心堵的厉害。

    现在的情况,不是毕月乐不乐意把姓楚的踹了跟他,而是他不配,他不干净了。

    毕月疑惑地指门口,问毕成:“他咋了?”

    毕成掀开大锅盖,准备舀热水:“整的呗。大山哥再上赶子吧,都被拒绝了,还能老贴上来?不过,姐啊?”

    毕月立眼睛:“少废话。也要跟娘似的,想对我跟谁好不跟谁好插手啊?我看要反天!”

    进了屋的毕月,听到外屋的毕成自言自语道:

    “看看大山哥。也不是说楚大哥不好,就是差点儿啥,差啥呢……姐,就比如给咱家烧炕吧,楚大哥指定想不到。他没住过咱家这样的房子。”

    毕月深吸气,闭眼。这几天,她都要烦透了。

    没一个人同意她和楚亦锋再处下去的,连毕成都叛变了。

    可他们不知道,他们越是这样,她越替楚亦锋叫不平。

    说人家在外地训练呢,根本就不在家,就因为他妈他姐,俩招人膈应的,大清早领着看升旗就被遗忘了,曾经帮她和毕成的好,也被忘脑后了。

    ……

    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这一回了赵家屯,毕月坐在炕头,看着忙的团团转的刘雅芳,感叹:

    真是到了她娘的主场了。

    她娘一会儿跑仓房大缸里拿冻肉,一会儿站在房头跟胖婶儿扯着嗓门喊话,咋听喊话声咋都觉得可扬眉吐气了呢。

    说的话更是可没营养了。

    家和几斤面啊,我家今儿个谁来啥的。

    总之,无论干没干啥有意义的事儿,感觉她可闲了,她娘可忙了。

    还有,哎呀妈呀,她不适应啊!

    这过的是啥日子啊?

    一天吃饭时间不定,来人就热酸菜炖肉,用大铝盆连酸菜带大骨棒的装上,谁来都支炕桌,花生米,血肠蒜酱,冻白菜蘸酱的,一顿饭一做一大锅,感觉天天吃剩菜似的,也没个小炒。

    她爹她小叔更可怕。

    一天两顿酒,顿顿酒无论来串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