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汉贼 > 第394章


    郎功绩,无人可及,说不得进入长安,便要坐上那将军之位。”程微言行举止,意气风发,仿佛是他将要受封将军一般。

    徐晃斜视程微一眼,语气平淡地道何谓功绩无人可及?我有几分功劳,自不知晓?战事重在帅,而非将,不说盖、庞诸位统帅,便是一干将领中,我亦不能独占鳌头。现今大战尚未结束,劝你趁早收起多余心思,把重点放在战事上。”

    程微嘿嘿笑道也对。若是能够一举杀入长安,中郎功绩就真的是无人可及了。去年胡将军尚是校尉,就因为袭占雒阳有功,连跨数级,直登将军。”

    徐晃对程微的话不以为然,说道胡将军追随骠骑将军颇早,是将军最信任的大将,多年来虽无大功奇捷,战功却是一点一滴,累积甚多,只是胡将军一直不得机会,方才屡屡失升迁机会。夺取雒阳,不过是触发升迁的契机而已,新功旧勋,累累叠加,方至将军。换成是你,凭借雒阳之功可以当上将军?别说你,连我也不行。”

    “反正中郎只要攻入长安,必为将军……”程微间,目光望向对面,脸上笑容,渐渐收起,另一侧盖军移动,领兵将领不是行武猛中郎将高顺又是谁?

    徐晃早一步注意到了,默默地看着高顺。

    就像平原隶属于青州,地缘上却更近冀州,两地交流也远比青州频繁。徐晃是河东人,高顺是并州人,皆在黄河以北,地缘接近,同归河朔。在汉代这个讲求乡亲、讲求关系的时代,这一点很重要,甚至有些时候是最重要的,出身河东的关羽与出身并州的张辽相交默契,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两人同为河朔人,视对方为人。

    徐晃、高顺出身相同,才华相当,理应同关羽、张辽一般惺惺相惜,不过到底也不能一概而论,关、张分属上下级,无利益冲突,而徐晃、高顺则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两人的关系不能说差,却也和友好不沾边。也许有一天,两人地位稳固,抑或分出伯仲,关系当会有所改善,但现在肯定不行。

    高顺身躯挺拔,步履沉稳,目光如电,周身自然而然散发着虎虎生威的气势,连程微这种护主心切,对他抱有敌意的人,亦不禁暗暗感到钦佩不已。心叹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与徐晃并驾齐驱,争夺魁首。程微视线很快转到高顺身后的奋武校尉胡泰身上,徐晃、高顺这边还未怎地,两人麾下大将则开始大眼瞪小眼,互别苗头。

    高顺抱拳对徐晃道恭喜徐中郎,斩杀贼帅。”

    徐晃回道余仅比高中郎早一步,侥幸、侥幸……”

    “……”

    两人交情迟迟不得进展,除了视对方为竞争对手外,也与各自性格有着极大关联,两人都是那种寡言少语之人,敏于事而拙于言,感情重在交流,像现在这般,一人一句,便陷入沉默,关系淡漠,也就不足为奇了。最后还是徐晃开口,言敌人未尽,宜当歼之,高顺称善,两人随即各率部曲,再次投身到追击溃军的大潮中。

    清明门下,尸堆如山,血流成河,喊杀声直上云霄。

    数千名联军将士,尽数堆在城门口,面对河朔军的疯狂冲杀,心惊胆战,即使有成公英及其数百部曲竭力维持秩序,亦是收效甚微。期间不断有人被挤得跌入护城河,身体被水下尖锐利器贯穿,又浮在水中,无处借力,惟有拼命挣扎、求救、哀嚎,直到溺水而死、创发而卒、血尽而亡……心里未尝不悔,投降河朔,何至于此?

    护城河彻底变成了一条死亡之河,尸体或立或仰或伏,密密麻麻铺满河面,水色赤红,宛若血河。

    河内尸体看着吓人,和地面上死亡人数一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很多人不明不白,突然死去,无一例外是一些为了尽快进入城中,不惜对同袍背后捅刀。问题是,你能杀别人,别人也自能杀你,事情一经发生,便不可抑制地蔓延开来,每时每刻,都有联军兵士死于人之手,着实可悲。

    霸城门外,与清明门发生的事情如出一辙,几无分别。

    韩遂站在清明门上,城外所有事情,尽数收于眼底,心中既怒又悲,无以复加。这些士卒,都是他白手起家,省吃俭用,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家业,他们征战疆场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每一个人,都是韩遂安身立命、建功成业的本钱。他们就算是死,也应该是为了他的计划而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毫无价值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