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解:

    1、雉:野鸡。

    2、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这里表明自己有归隐之意。

    韵译:

    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

    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

    老叟惦念着放牧的孙儿,

    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

    蚕儿成眠桑叶已经薄稀。

    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

    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

    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

    评析:

    这首诗是描写田家闲逸的。诗人面对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恬然自得的田家晚归景致,顿生羡慕之情。

    开头四句,写田家日暮时一种闲逸景象。五、六两句写农事。七、八句写农夫闲暇。最后两句写因闲逸而生羡情。诗用白描手法,描绘了渭河流域初夏乡村的黄昏景色,清新自然,诗意盎然。

    =============================

    《西施咏》

    作者: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注解:

    1、持谢:奉告。

    2、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韵译:

    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

    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

    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

    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

    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

    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

    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

    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评析:

    这是一首借咏西施,以喻为人的诗。“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写出了人生浮沉,凭际遇的炎凉世态。

    诗开首四句,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终不能久微。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爱,就身价百倍。末了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语虽浅显,寓意深刻。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此言颇是。

    =============================

    《秋登兰山寄张五》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解:

    1、荠:野菜名,这里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林的细小。

    2、重阳节:旧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风俗。

    韵译: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

    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

    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

    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

    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

    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

    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评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