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形门环紧锁宫门,内心十分凄怆;

    铜龙漏斗越滴越慢,坐待更觉日长。

    发髻梳理完毕,还要对镜反复端详,

    重换一件罗衣,注意加熏一些麝香。

    远远看见,正殿闪动人影启开珠帘;

    看见短袍绣裤宫女,正在打扫御床。

    评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内容是代写宫妃的怨恨的。诗一落笔就写宫妃企望君王来幸,然而从早到午,百般打扮却不见皇帝到来,于是越发觉得度日如年。最后发觉宫人打扫御床,说明皇上准备降幸正宫,企望已经破灭,猛然觉得自己远不及那些洒扫的宫女接近皇上,心里益加怨恨。

    诗对人物的心理状态,刻画极其细腻、逼真。首联总写望幸之意以后,以下三联即把这种“望”的心情,融化在对周围环境的描画,对人物动作的状写,以及对人物间的外境的反衬之中,生动地反映了宫妃们的空虚苦闷。

    =============================

    《贫女》

    作者: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解:

    1、蓬门:茅屋的门,指贫女之家。

    2、绮罗香:指富贵人家妇女的服饰。

    3、共怜句:意谓共惜时世艰难而妆饰从俭。作者的时代也已至晚唐。按:白居易《新乐府》有《时世妆》,诗中所描写的实非俭妆,恰恰是另一种形式的“浓妆”,所谓“时世妆”,即最时髦的打扮之意。故未取。

    4、苦恨:甚恨。

    5、压金线:按捺针线,指刺绣。

    韵译:

    贫苦家庭出身,从未见识绫罗软香;

    也想托媒说亲,就为贫穷暗自悲伤。

    谁能欣赏风流高雅,格调不同凡响;

    世人都爱追求时髦,盛行异服奇装。

    敢在人前夸口,我有善绣巧手一双;

    却不涂脂画眉,与人争艳取胜斗强。

    最恨年复一年,拈针引线辛勤刺绣,

    专门为了他人,时时赶制陪嫁衣裳。

    评析:

    这虽然是一首咏叹贫女的身世,但也寄托了贫士怀才不遇之感伤。因为语意双关,含蕴丰富,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形象鲜明,诗情哀怨。主人公虽然“十指”“针巧”,可是“拟托良媒”,也无人赏识,只得“年年”“苦恨”。“为他人作嫁衣裳”,高度概括了终年劳心劳形的寒士,却不为世用,久屈下僚的愤懑不平的心情。

    唐诗三百首·卷七、七言乐府

    =============================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作者: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浪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解:

    1、卢家句: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此句用其意。郁金:郁金香,可浸酒涂壁,百合科,旧谓出大秦国,即今小亚细亚。

    2、辽阳:指今辽宁辽阳市附近地区,为东北边防要地。

    3、白狼河:白狼水,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两《唐书》《奚传》说奚国国境南接白狼河,即此。

    4、丹凤城:一说因秦穆公女吹箫,凤降其城,故名,后便为京城之别称。按:恐即凤阙之意。汉建章宫有凤阙,后世也借指帝城,唐代民居多在城南。

    韵译:

    卢家少妇,深居郁金香涂抹的闺房;

    一对海燕,双栖在玳瑁装饰的屋梁。

    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

    丈夫守边十年,她日夜怀想着辽阳。

    他去白浪河北,而今音讯部隔断;

    她在京师城南思虑,更觉秋夜漫长。

    有谁能了解她,独自怀思不得相见;

    偏偏明月透过纱窗,照着黄色帷帐!

    评析:

    这首诗是用乐府题目来写思妇愁怨的七律诗,故蘅塘退士把它编入卷六七言律诗,而不编入卷四七言乐府。诗先写夫妇双栖于京都,犹如海燕双栖玳瑁之梁。然后写到阔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