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宋第一衙内 > 120、第 120 章
   “爹,我这不是回来了吗?您别这样。”

    “我就不说我听到你被困在杭州时的难过了。高俅不想跟儿子诉苦,只想向儿子下最后的命令你以后,不许再离开东京半步。”

    虽然高铭自己以后也不太想再离开东京,但是对老爹的人身限制令还是奋起反抗,“我这不是好好的么。”

    “不好,不要再废话了,以后不许离开东京。”高俅下达完通牒,又对花荣道:“幸亏有你,我知道这次也是你救了铭儿。”

    花荣发自肺腑的到:“这都是我该做的。不管多少次,我都愿意舍身救衙内。”

    高俅赞许的拍了拍花荣的肩膀,“你的确是我儿的好朋友,我没看错你。”

    “谢叔叔厚爱。”

    高铭在一旁砸砸嘴,他不知道说什么好,干脆就不说话。

    没想到他爹却突然道:“花荣救了你这么多次,你是不是也得有点表示?”

    花荣眼神含笑地看着他,高铭反应强烈,“表,表示什么?”

    高球道:“人家救了你这么多次,你亲口说过谢谢吗?”

    高铭暗暗松了一口气,是自己想多了,于是对花荣道:“谢谢你。”

    “你与和我之间,就不用谈这个谢字了。”

    看到两个年轻人友谊如此深厚,高俅十分欣慰,满意的捋着胡须。

    这时高铭想起了那块碑文,“我在路上看到邸报说官家在各州征集人手破译蝌蚪文,有眉目了吗?”

    “官家对那块石碑十分上心,请了许多人手来看。不过都还没有眉目,不知道上面写的究竟是什么?但越是这官家。越是好奇。你觉得上面写的会是什么?”高俅倒想听听儿子的意见。

    “说不定是某个上古时期王公贵族的墓碑呢。可能并没有什么意义。”

    听到还没有眉目,高铭放心了许多。

    “好大一块石碑,承载的内容不少。如今就放在艮岳內,那时候你再到那里,可以去看一看。”

    高铭默默点头。高俅又叮嘱了儿子和花荣一番,才叫他们都下去了。

    出门走走廊下,花荣笑道:“你应该听你爹的话,好好表示表示。”

    “我要是听我爹的话,还能和你搞断袖?”

    两人说笑了一会儿,各自回房睡了。高铭躺在床上,仍旧仔细回忆着,原书中的情节。

    突然灵光一闪,他记得了,当初他觉得那道士的名字,有几分快递的味道,好像叫做什么通,圆通,方通?总之是一个通字。

    明天他就去皇城司,叫属下人员调查那公孙胜身边,名字里有通的何姓道人。一旦找到就速速向他禀告,信息这么多,相信很快就能有眉目。

    说这人手里有一本祖传下来的破译蝌蚪文的天书,只要抢在皇帝前面,把这个人找到。那么高铭就有办法叫他按照自己的意愿破译那碑文。

    想到这里,他的心里才稍稍宽松一些。

    赵佶,最近的日子过的不错,接到了从杭州筛选出来的太湖石又亲自接见了这些石头的主人。

    向天下昭告花石纲乃是百姓心甘情愿进献给他这个皇帝的,并非像传说中的那样,乃是横征暴敛而来,为自己挽回了一波名誉。

    加上自己最心爱的皇子赵楷歼灭方腊的捷报,简直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心想事成。

    心情大好,对这些给他带来好心情的人,大加赏赐。

    除了自己的宝贝儿子,最大的功臣当属高铭了,保护了城池,抗击了方腊的进攻,又为他成功的选拔了太湖石,挽回了他的名誉。又亲自和花荣捉到了方腊。最重要的是,他救了自己儿子的命。

    一件件功劳算下来,赵佶觉得嘉奖高铭一个公爵都不过分,不过考虑他年纪尚轻,就先封个广恩侯吧。

    对于他的这个决定,赵楷没有任何异议,蔡京等人本想跳出来劝一劝皇帝,不过很快改变了主意,毕竟高铭这个侯爵之位得来并不全是靠谄媚皇帝,而是有实打实的功绩,尤其还救了荆王。

    再说,童贯因为方腊一战有功,都加封了楚国公,如果他不同意高铭的侯爵之位,那么童贯的公爵之位就更不能服众了。

    考虑种种,蔡京觉得还不如在皇帝面前卖个乖,于是纷纷赞扬皇帝的英明决定。

    至于花荣,对武将的封赏赵佶还是很谨慎的,虽然他带兵及时赶到保护了杭州安危,这毕竟是武将应有的责任,不过手擒方腊这一点倒是可以给他浓重的算上一笔。

    考虑再三,赵佶决定调任四大精锐禁军之一的天武军副都指挥使,加封彰德节度使。

    他听自己的儿子赵楫说,“那花荣因为一直没有在东京置办屋舍,所以现在还寄居在高铭那里,父皇不如赏赐他一座宅院。”

    赵佶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当即大手一挥,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