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 第1622章 郑和船队的礼物
接换成了方言。

    项伟荣将香炉递还给张楠,道:“铜加金,工艺还这么高超,这有可能是真的宣德炉?”

    “很有可能,这几样东西都可能是当初郑和的船队带来送给当地国王的礼物。

    古印度只能说是古印度地区,国家多如牛毛,这国王也多。

    根据史料记载,郑和船队至少在其中6个国家的港口停靠过,有小葛兰、柯枝、古里,还有甘巴里,就是现在科摩林角。

    应该还有阿勒皮,就是现在单位阿拨巴丹,最后一个港口是加异勒,现在叫什么来着...

    对,土提科林。

    南印度地区爱吃炒饭,这铁锅都是郑和的船员带过来等到。

    这些物品很可能就是郑和船队带的赐品,这几个小国都在这附近,柯枝国就在北边不远的柯钦,根据记载,宋、梁、隋、唐都入华夏朝贡。

    小葛兰在柯枝西北,科摩林角在东南不远的泰米尔纳德邦的岩石海角,其它几个干脆就在喀拉拉邦。”

    说着指了下香炉,“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是宣德八年,宣德炉应该是三年和四年铸造,据说一共有三千来个。

    造型不同,材质也不一样,大部分在皇宫,但也有不少赐给了大臣和一些番邦使节,或者干脆成了赐给番邦国王的礼物,这时间也对得上。

    再说郑和船队到印度西海岸那会,佛教早已从印度没市场两百多年,在没什么佛教徒的印度,佛陀像、香炉佛器就没什么民间市场。

    这两件东西不可能是从华夏贩运到印度的商品,那时候南印度盛行的是印度教和****教。

    ****教用不上这式样的香炉,印度教徒在神庙里主要是用花朵、水和牛奶礼拜大神,他们在家里焚香供神的时候,也不大会用这种形状的香炉。

    郑和是对佛教礼敬有加,根据记载,他对佛教国家佛寺布施的香礼中,很大一部分是香炉。

    比如郑和在永乐七年布施锡兰山,就是今天斯里兰卡的佛寺的时候,就有‘古铜香炉五个,戗金座金红香炉五个’。

    这宣德炉出现在这边不奇怪,奇怪的是和佛像一同近了神庙的地库...”

    张楠知道,在新德里、孟买、海得拉巴的博物馆里都收藏有大量的华夏文物,而南印度的一些博物馆里干脆开辟了华夏文物展厅,其中一些明代文物极有可能就是郑和下西洋时携带的礼物。

    瓦尔玛家送了自个几件,不管是不是郑和船队带过来的,还都是挺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