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其他小说 > 还珠之皇后难为 > 第150章


    耐心地讲解,别的都好说,有灾赈灾,天灾难免,只要咱们用心去治理还是没问题的。钱的事儿,乾隆自己到现在也不甚清楚了,不过官员的选派是他的长项。

    就有如下对话

    “当然要选贤能。”

    “什么样是贤能?”

    “会办事的。”

    “可是承德那里的官员就没办好事,他们就不是贤能了吧?”

    “对。”

    “那当时是怎么选的?难道选官的标准当时不是选贤能而是选不贤能?”

    “……”静默一下,开始讲吏部选官授官、考核的流程,然后说明‘树大有枯枝’,所以咱们还有御史。

    “御史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之前没有发现?三年一考核,怎么也考不出来?皇阿玛到上书房考我们的功课,怎么就能考出对错来?嗯,是他们比皇阿玛笨!”

    即使这是在夸他,乾隆也没觉得高兴。“……”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了,乾隆低下头,看着没他肩膀高的永琪,永琪还在那儿等答案,一面等一面自己分析,“跟上书房师傅一样,都不干正事儿,光说些没用的,浪费俸禄,”想起被关到上书房里听师傅念经的悲惨经历,“空耗时间,听他们整日念经,还不如出去走一趟知道得多。太祖太宗也没读多少书,崇祯读书倒是勤快……”

    “……”乾隆初时很想发火,然而童言无忌,生气都气不起来了。听到后来,脸色严肃了起来,乾隆最欣赏的皇帝是谁,这个答应未必清楚,然而他一力模仿的一个人一定是康熙。康熙是个文武双、文理科面发展的人,乾隆极为羡慕,所以也一力推崇康熙的诸多做法,忽地听永琪这么‘无忌’地一说,似乎也有道理,怎么越到后来,读书越多的皇帝反倒越昏庸了呢?

    乾隆匆匆打发掉永琪:“你还小,说了你也不明白……”完了,他要再问为什么‘年纪小就听不明白’怎么办?只好发火撵人了。

    永琪这回倒理解:“就像跟妹妹讲《诗》她一句也听不懂一样?”

    乾隆抹了一把汗:“皇阿玛慢慢教你,你就懂了,好了,朕闲下来就重新订一下上房书的规矩,你现在去给你皇玛嬷、皇额娘请安去吧。”

    永琪告退之后,乾隆细细一想,上书房教授的内容果然是文不对题,怨不得孩子都教笨了。转脸就召来了庄亲王允禄,允禄接到圣旨的时候心里咯登一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揣摩着乾隆这回是不是要问永琪的事情了。当皇帝的人,心思总是难猜的,当年圣祖也曾两立太子,谁知道现在这个侄子皇帝心里在想些什么。允禄打定主意,乾隆问一句,他答一句,不加任何评判。

    心里七上八下,脸上还要装得平和。进了养心殿,意外地发现侄子皇帝一脸急切地等着他,脸上带笑,笑得不同寻常,似乎有一点点讨好的意思?允禄心里更加发毛了,皇帝现在对你笑,搞不好下一刻就要让你为他肝脑涂地了。

    “十六叔,朕此次离京,十六叔辛苦了。身体还好?”

    “谢皇上垂问,一切都好。”

    “朕有件事,要跟十六叔商量一下……”乾隆搓搓手,踱到允禄身边,先夸赞了一回允禄,“十六叔精数学通乐律,承圣祖指授,与修数理精蕴,性情忠厚,先帝在时也极倚重,更兼宗室长辈”

    允禄越听乾隆夸他,越觉得事情要坏,皇帝怎么会随便夸人?一定没好事,果然“这些天来朕琢磨着,皇子整日拘于上书房,不知庶务,长此以往保不齐要出个‘何不食肉糜’了。所以朕想让十六叔多与永琪亲近一下,如何?也没别的意思,朕只是想让永琪多懂一点儿东西,光这么读书,人都读傻了,那孩子还问朕,两文钱一个包子,那一个金瓜子儿能换多少个包子……”

    允禄其实很羡慕永琪的生活,多太平,多好啊,平平安安地就能混到开府建衙的年纪,出宫去过自己的小日子,就算是天天划拉着自己能买多少个包子,那也比在宫里自在啊。想当年,圣祖朝的上书房,那是个杀人不见血的地方,现在乾隆家的上书房,想凑齐人手打群架都是个不能完成的任务大阿哥的两个儿子以及八阿哥眼瞅着到了成婚领差使的年纪,都不用在上书房混了,上书房里再过一年,顶多就剩下两个皇子了,真是清闲的地方啊。

    “皇上,奴才通晓的都是些末技,圣贤之书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