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宋时明月 >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086章 山洞中的秘密


    发家仆回去,跟老爹程不同说一声,自己一心跟着老师,看看老师的个头是不是也能传染。

    其实身高不可能传染,跟在赵兴身边的孩子是因为营养充足而个子高的。同样地基因,因为营养差距,个头能相差15厘米至20厘米。这是现代科技验证了的。

    赵兴隐约记得,美国大兵野战的标准口粮配制是每天四百六十克牛肉左右,也就是半公斤肉食。所以赵兴也要求孩子们的伙食每天接近这标准。这些吃肉长大地孩子,自然跟吃草长大的孩子不同。恰好这三年又是孩子长身体地时候。充足的营养使他身边的孩子立马跟留在黄州的孩子拉开了身高体重差别。

    程夏要跟着赵兴,他那点小心眼赵兴自然知道。可惜他已经错过了身体发育期,今后无论再怎么补,个头不会有再大发展了……不过,这些赵兴不会告诉他。他尽力尽到一个老师地解惑责任。回答程夏地提问:“程夏,你说人活着,究竟图啥?”

    程夏低头想了想,回答:“黄州夫子教的虽都是大道理。但我也知,他们其实最热切功名……老师不喜欢玩那些玄虚,那我就实话实说:古人云,世人熙熙皆为名来,世人嚷嚷皆为利往。人生在世,不外如此。”

    赵兴打了个哈哈:“你说的都是青铜器时代古人说的泛泛之词。这话虽有道理,但毫无可操作性。让我用一句最简单明朗的话表示,就是:人活着,其最终目的是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效益。”

    听到赵兴开始讲解关于人生智慧的学问。程族孩子围拢过来。目不转睛地倾听。周邦式虽然很好奇,但这属于族学内容。他不敢靠的过近,只好站在能听到话地位置,侧耳倾听。

    程夏眨巴眨巴眼睛:“老师,这话好深奥,你能不能解释一下?”

    “我问你,海船运输,为什么要用方形箱子,而不用圆形桶?按理说,圆桶装上货物,搬运的时候可以滚动,能省不少力气。可为什么我们非要用方形箱子装货?”

    “成本”与“效益”,这两个词程夏早已经学过,所以字词不用解释。周邦式思考片刻,也隐约猜到了两词的含义。程夏皱着眉头,费劲的思考片刻,答:“莫非是方形箱子好摆放……啊,就是这个原因,海面上风浪较大,圆桶不容易固定,使用方形箱子安。”

    “你忘了我刚才的话——成本与效益。人世间地事就是这样,成本获得合理效益,人们才说这事合理,公正,地道、处理得当……

    安问题不是用方箱装货地主要原因,因为无论方圆,固定箱子的成本都是一样地。好,让我们先画个一个圆,再于圆外面画一个外切方框,你看看,有什么感想?……

    对了,圆外面的方形体,四个角是空的。也就是说:如用我们用圆桶装货物,这个圆外的方形就是圆桶所占据的装载空间,圆边上的四个角是圆与圆的夹缝,这里面塞不上多少东西,这四个角的空间是浪费的。

    海船跑一趟,需要考虑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要保障沿途的安,一个是利用有限的空间运回更多的货物。这就是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而我们用方形货箱装运,恰好做到了用最小的空间装运最多货物,所以我们一次出海获得的收益是别人的几倍。因而我们成本最低,可以让我们的合作伙伴获得更高的收益。我们利润空间大,就能拿出足够的利益与合作伙伴分享——所以人人觉得我们处事公道的秘诀。”

    程夏沉思片刻,觉得老师说得道理,具体到箱子的方圆来说,是句句在理。但赵兴说天下万物皆遵循这个道理运行,他有点难以理解,思索片刻,他又问:“老师刚才说的是海船贩货的道理。国家大事也能用成本、效益衡量吗……比如:师公最近跟人讨论免役法,老师用这理论分析一下免役法。”

    周邦式是新法的拥护者,他听到这个,悄悄凑近了几步,竖起耳朵凝神倾听。

    “免役法吗——这样的大事,因为枝节太多,头绪太多,就要分析一下:什么是有效成本?谁付出的劳动才是有效成本。

    让付出有效劳动的人获得最大效益,这叫驭人之道。人心是最难以满足的东西,人心足。则劳有所得,人皆安其位,社会秩序自然稳定,大事成矣。

    让我们先分析分析免役法遇到地问题:各级官衙没有行政费用。由于铜钱供应不足,百姓手头有时没有现钱交税。于是,就产生了差役法。官吏驱使百姓劳役,百姓就此抵消税款;官府就此完成税收与运转。

    后来发生什么,官府的役事无穷无尽。百姓在农忙时顾不上自家的地。还要应付官吏的差遣,导致土地抛荒,农税减少,官府应差地人减少。于是便有了免役法,让百姓用钱抵偿差役,官府用这笔钱雇用人手。

    接着又产生了什么?这中间,官吏们没对铜钱供应量做出任何努力,结果百姓还是没钱交税,而官吏的索求依旧毫无止境。穷苦人交不起免役钱,而富裕户也被官吏层层加码、私自加收地免役钱折腾的不堪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