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老身聊发少年狂 > 第75章 倾国倾城


    贤和大儒教授知识的场所,我们都是国子监的太学生,所以才在这里祭祀。国子监并不是贩卖东西的地方,若大家也想亲手放一盏‘孔明灯’,不如移步东西二市,东西二市的中心位置都有京兆府特意为我们搭的‘放灯台’,若各位也有想要祝福的亲友,却不识字的,也可以找我们这些学子帮忙题字。”

    咳咳,不过笔墨和灯是要本钱的。懂得。

    见这群百姓的狂热还没有下去,且有越来越多的态势,国子监一群弄出祭祀风潮的学子们赶紧调头就跑,一口气冲进了国子监里。

    “呼,呼,吓死人了,现在怎么办?”赵聃看着齐邵,“我们就一直在这里躲着?”

    几个学子都拿疑惑的眼神看着齐邵。

    “怎么可能!我还和邱老太君与李锐他们约好了在西市见呢。我们还得去为别人‘送祝福’不是吗。”齐邵窃笑了一下。“嘿嘿,我早预计到了这种情况,让我爹给我在国子监开了个偏门。我们走!”

    “有个国子监祭酒的爹真好啊,这大晚上还能大开方便之门。”国子监为了防止闲杂人等入内,到了傍晚就关闭所有偏门,正门进出还要登记,是以许多学子怕麻烦,虽然本朝东西二市没有宵禁,他们晚上也不怎么出去。

    “得了吧,别酸了。人家齐邵又没有借偏门之便去找过什么美娇娘。”

    “怎么知道就没有过呢?说不定齐邵真有过。”

    “齐邵,自己说!”

    “这个……我们还是先出去吧?”

    京兆府的兄弟们,不好意思了,多挡段时间,帮他们在外面多宣传下吧。

    回头请们喝酒!

    话说信国府这边,顾卿吃过晚饭就带着两个孙儿和一干丫鬟婆子动了身。

    自上次中秋灯节的事情,李茂已经吩咐过家将们,若是老太太出门,至少要跟上三十个家将。这些家将听从信国公的命令,一到顾卿要点家人出门,立刻一群人提早去了门前待命。

    再加上丫头、婆子、李锐、李铭,李钧,顾卿表示自己看起来不像是出去赏灯的,倒像是出去打群架的。

    她和三个孙子到了门口,正准备上车,却看见身边有个小丫头指着天空大喊:“快看天上,那是什么!”

    顾卿和其他人抬头一看,正是数十盏孔明灯漂浮在夜空之中。

    一时间,恍若星子降临。

    顾卿在现代时已经看惯了孔明灯漫天的情景。她家住在江边,又是高层,有时候遇见佳节,经常能见到江面上方浩浩荡荡的孔明灯漂浮在天空中的情景。

    到了古代,依然能看到熟悉的情景,在现代时的无数片段一下子就浮现在了她的眼前。

    一下子是一群朋友围在江边放着各种类型的烟花,然后再放上一盏孔明灯祈福;一会儿是她和妈妈站在家中的阳台上看着渐渐飘远的孔明灯。

    妈妈会絮絮叨叨地说“啊别掉下来烧了江对岸的农田”,爸爸边看抗日雷剧边说“没文化,火烧完了没热空气了才会掉下来,拿什么烧田”,然后惹得妈妈一阵粉拳伺候……

    顾卿看着已经飘在圆月附近的孔明灯,此情此景,实在惑人。她的口中不由得喃喃地念着李白的千古名句: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啊李白,可知如今已经有“今人”见到了“古时月”呢。

    “奶奶?不上车吗?”李小呆挠了挠头。

    奶奶怎么看着月亮发呆?孔明灯不是她先做给他们玩的吗?还会看到发呆?

    “哦,没什么。”顾卿迅速回了神。“上车吧。”

    李锐疑惑的看了顾卿一眼。奶奶刚才读的是什么?奶奶也会吟诗吗?

    ‘大概奶奶听爹或者爷爷读过的吧。’

    李锐很快打消了疑虑,也登上了马车。

    马车很快就驶向西市。此时西市的天空中已经开始陆续出现了孔明灯,越来越多的人往西市的中央涌去。

    顾卿原本想要乘马车直接入市,因为西市的道路非常的宽敞。可是顾卿却没意料到西市的拥挤程度。由于人越来越多,若是乘马车,怕是多有不便,没看到前面还有辆马车被堵得动都动不了吗?

    而且顾卿担心万一有行人摔倒在马车旁,怕是还要出事,于是她命令家人就在西市口停下马车,一群人步行入市。

    待他们好不容易杀出重围,挤到齐邵他们预先搭设的“放灯台”时,顾卿已经只能长叹一口气了。

    真是太不容易了。

    围着放灯台,京兆府划了一个大大的地方出来,用竹栏围住,又派了一些人在外围看着。

    里面的学子各个衣冠不整,满头大汗,一旁齐邵的书童小厮不停的在墨墨,旁边里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