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不负流年(GL) > 101第九十八章 暴风骤雨


    荣瑾瑜浅笑,道:“这自然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了。敏儿仁德之治,又何惧他几个反贼乎?何况,这一群乌合之众,不都已经全军覆没了嘛。”

    这谋反之事,与我们何干呢?而且又是乌合之众,根本不足为患,敏儿何故如此上心?

    顾思敏的脸色有些阴郁起来,反问道:“朕纵是仁德之治,怕也赶不上反对朕,反对这顾氏江山之人多势众吧?”她又扬手,接着道:“朕这,还有一封密奏,瑾瑜不妨也看看吧。”

    荣瑾瑜接过密折,只见密折上,道:臣启陛下:两江总督李安年,俘获贼首宁可正和叶久才,刑讯之下,二人招供出兵部侍郎荆显勾结前朝叛逆,意在谋反。其子荆若漓亦参与其中,此子又与皇夫荣瑾瑜关系交好,情同手足。臣等猜测,其二人曾一同出现在江南,想必是为联系远在江南的前朝叛逆而去。臣等顿首,请旨将宁可正和叶久才二人押赴至京受审,彻底查清前朝反贼谋逆犯上一事。臣等,跪请吾皇圣裁。

    荣瑾瑜还未看完便已心惊,半响,他才神色端正的看着顾思敏,问道:“敏儿,信了?”

    荣瑾瑜无语,空气在凝结,他似乎瞬间明白了什么。这封密折没有署名,可是又用了臣等二字,难道是数位大臣联盟上奏的?他们是惧怕荣瑾瑜的地位,便用了密折上奏。押赴宁叶二人进京受审,可不正是要治他和若漓于死地嘛。

    对于有人想治他于死地这事来说,荣瑾瑜却更是关心,顾思敏是信他还是信这些栽赃而来,所谓的人证和物证。不过,听顾思敏的称呼和言词,明显就是已经有所怀疑了。

    顾思敏却逃避似的不看荣瑾瑜,微微侧脸,道:“朕已下旨,将荆显父子下狱候审。”她见荣瑾瑜不语,才转头看他,却还是态度不明,模棱两可的说道:“无需多言,这件事情,朕自会查清楚的。来人,送皇夫回荣康王府休养。”

    荣瑾瑜看着顾思敏那坚定不移的眼神,也忍不住在心里冷笑:她就这样华丽丽的,伤了我的心。顾思敏,难道要我生生的逼走了,自己心里那份最初的感动?我要的不多,只是一句:就算所有人都不相信,都还有我。可是没有一句话,却用眼神给了我最后的一刀。

    荣瑾瑜的心,突然像从二百五十楼坠下,砰的一下就碎裂了一地。荣瑾瑜那脆弱的玻璃心啊,就这样哗啦啦的碎了一地,可顾思敏却还要在上面补上一脚。他不在乎别人怎么讲,只在乎顾思敏是怎么想的。可现在都要送去荣康王府分居了,这不是怀疑,是什么?这不是软禁,又是什么?

    荣瑾瑜只是看着顾思敏,没有说话,也没有要解释什么。可在听到顾思敏要将他软禁在荣康王府的时候,他却笑了,这笑好凄然,好无奈。不知道,是为了顾思敏对他那薄弱的信任,还是自己那一厢情愿的生死不渝。多可笑,他以为顾思敏也像他相信对方一样的相信着自己,却原来不是。从她是公主开始,还是从她对着自己说朕开始?他也已经分不清楚了。顾思敏在他面前的疑虑和态度不明,还有那犀利的疑问,是让荣瑾瑜伤了心的。

    顾思敏此时一张冷颜,是不容质疑的坚决。人这么近,心那么远。按剧情分析,荣瑾瑜现在应该是泪流满面,然后掩面而去。可荣瑾瑜笑完,还是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顾思敏,直到胡俊进来对他行了礼,他才平静的转身出去了。那背影,有些落寞,有些苍凉。顾思敏却没有注意到荣瑾瑜那细微的变化。她以为,荣瑾瑜还是会像以往一样的等着自己。她以为,荣瑾瑜这一次,还是会原谅自己的算计。

    荣瑾瑜带着萧尹去了荣康王府,他却想着荆若漓的状况。他相信荆若漓不会谋反,可他却不知道荆显会不会谋反。可那奏折上却说荆若漓也参与其中,荆若漓虽是官家子弟,却从不曾涉入官场,又哪里来的仇敌出手竟如此狠绝,硬是要将荆氏满门入罪。如此想来,许是有人刻意的诬陷荆显,所以要斩草除根了。但这事,虽然是轻描淡写的扯到了荆若漓和自己关系交好。可这到底是冲着荆显来的,还是冲着自己,他又想不通了。他在朝中树敌不多,看似就只有李忠辅还有赵王,再加上李忠辅和赵王的党羽手下,应该也有好几千人吧。这要是筛查起来,还真是大海捞针了。又或者说是荆显得罪了什么人,要治他于死地了,可荣瑾瑜却倾向于李忠辅和赵王想要陷害自己这个答案。他明目张胆的对付过李忠辅,李忠辅定是想千刀万剐了他,而赵王一直就认定了独子是荣瑾瑜杀害的,更是想将他碎尸万段,挫骨扬灰。

    荣瑾瑜一时惆怅无限,这些事情都让他烦心不已,这事一日不清白,自己就会一日被顾思敏软禁在康王府里。现在这外面,不就到处都是看守自己的兵马嘛,自己出不去,也没有人进得来。而且那是密奏,顾思敏定是瞒着所有人软禁了自己的。若是自己强行出头的话,反倒是不打自招的坐实了这罪名。这次,可真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了。

    顾思敏此次的举动,真是伤了荣瑾瑜的心。他命萧尹拿了坛烈酒,竟自在园中饮了起来。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