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桃李满宫堂 > 第三十二章


    长叹一口气;明太祖是个千古狠人,其亲自教导的皇太孙朱允炆却优柔寡断。

    说起来,凌蔚还要庆幸小胖子在帝后如此宠溺下,还没长歪。其熊的程度,也就是普通富人家的娇宠孩子而已。而且小胖子听得进劝,会反思自身,三观基本比较正常,学东西也快。在几乎没人教导,只有一味宠溺的背景下,小胖子长成这样,真的只能说帝后的基因好。

    但再这么宠下去,就算太子之位不会动摇,但当他继位之后,这大晏王朝的盛世之景能不能维持下去,都是个未知数。

    凌蔚觉得,若自己真的上了贼船(虽然现在看起来,已经差不多一只脚已经踏上去了),还真是任重而道远。

    “皇兄一向……比较宠。我也是皇兄带大的。”黎膺小声道,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最艰难的时候,皇兄即便饿着肚子,也要先让我吃饱。”

    凌蔚眨了眨眼睛,不敢置信:“等等,陛下之前是太子吧?也是皇子吧?”

    怎么听起来不像是皇后嫡子过的生活,倒像是贫苦人家?还吃不饱?普通小康家庭的嫡子,也不会吃不饱吧?

    “瑾堂经常进宫,多了解一下前朝之事,知道些忌讳,还是必要的。”黎膺提醒道。

    前朝旧事?黎膺所说的前朝肯定不是指前一个朝代,而是先帝之事吧?凌蔚绞尽脑汁想着,能有什么旧事?好吧,他确实没怎么关注。

    可都是宫廷旧事了,他问谁?老师会说吗?老师应该知道吧?唉,要是公主娘回来了,问公主娘是最好的。要不问大哥?大哥应该知道吧?

    黎膺似乎并不想多说,两人一起用完了晚饭,黎膺又和凌蔚一起看了一会儿书之后,才回到自己府中。

    .......................................

    第二天由于皇帝带着一家人去京城郊外某座别宫避暑,凌蔚难得有一个小长假。

    他想起前一天黎膺所说的事,便驱车去了赵府,想询问一下老师是否知道加开恩科的事,外带旁敲侧击一下先帝之事。

    “倒是消息灵通。”赵昭似笑非笑,“确有此事,估摸下次上朝就能确定下来。可知是谁提出的吗?”

    “老师?”凌蔚实在想不出其他的人。

    “要是我提出的,待高中,岂不是有人说我徇私。”赵昭拿着扇子敲了凌蔚一下,“是于侍郎提出,先帝时因战事,曾停了几次科举,耽误了许多学子。如今去年北疆大胜,刚又传来东南大胜,应大赦天下并加开恩科,以示与民同乐,普天同庆。”

    凌蔚愣了一下:“我还以为和我有关呢,看来是我多虑了。”

    赵昭对着凌蔚又是一下:“当然是为了。”

    “可是我并不认识于侍郎。”

    “蠢得!”赵昭恨铁不成钢的瞪了凌蔚一眼,“于学国的事是不是求的情?为此还被罚跪?《三字经》和《千字文》是不是写的?皇上和于美芝一同作序,皇家对于家不满的流言也就不攻自破。估计于美芝也以为这是的提议。”

    “所以说,于侍郎这是……还人情?”凌蔚好奇道,“于侍郎不是……很正直?”

    “正直是正直,但是人情世故还是懂的,不然能当上礼部侍郎?”赵昭冷哼,“帮了他家这么大的忙,这样就想把人情还了,还真是便宜他了。”

    凌蔚冷汗。其实根本没帮过忙好吧?什么下跪啊、求情啊,根本没有的事。《三字经》和《千字文》的作序者也不是自己提出来的,怎么就归功于自己了呢?说起来,都是皇上施恩,结果他捡了便宜。

    当然,就算白捡便宜,他也不会推脱。推脱就是傻子。

    “好了,恩科这事十拿九稳了,从今天起,老夫出题,破题作文,每天五篇!”赵昭严肃道。

    凌蔚摸摸鼻子。每天两篇变成了每天五篇。得,反正字数不多。

    “那个,老师,我还有事问。”凌蔚小心翼翼道。

    “什么事?”赵昭狐疑道。

    “昨儿个秦|王殿下对我说,我经常入宫,找人询问一下,前朝,咳咳,旧事比较好。”

    “前朝?”赵昭问道,“什么前朝?”

    “就是……当今圣上,还在当太子的时候……”凌蔚眨巴眨巴眼睛,“我屋里长辈不在,只能问老师了。若老师不好说,我再写信询问母亲。只是写信……一来一往,时间就有些长了。”

    “这个啊。”赵昭捋捋胡须,“也没什么不可说的。先皇后早逝,先帝宠爱奸妃,差点乱了纲常。当今圣上外平兵乱,内护幼弟,甚是辛苦。只要记住,一切以当今圣上之意为主,远离魏家和……汉王、平昌公主一家即可。若有人提起,也要知道自己的态度。”

    魏家?这个凌蔚倒是听说过,这也是勋贵之家,其女为前朝末代皇帝宠妃,后入了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