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桃李满宫堂 > 第四十九章
..........

    ........................

    时光如梭,凌蔚在宫里户部里浪着浪着,就到了该启程前往甘州的时间了。

    《尚书·禹贡》曰:雍州之域。自六国至秦,戎、狄、月氏居焉。汉初为匈奴右地,武帝元鼎六年,使将军赵破奴出令居,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断匈奴之右臂,自张其掖,因以为名。初属张轨,后凉末段业亦尝据此地,后业为北凉沮渠蒙逊所杀,据之,后又迁理姑臧。后魏太武帝平凉,以为张掖军,废帝二年改军置甘州,因州东甘峻山为名。或言地多甘草,故名。隋大业三年罢州,为张掖郡。

    现在历史发展和凌蔚穿越前不一样,但是地方没变。

    甘州虽然属于大陆性气候,常年降雨量不多,但境内有四条较大的河流,以及二十六条季节性河流。因此甘州城内甘泉遍地,泉水清洌甘甜,所以得名“甘州”。甘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晏朝自然也在此建立了州府。

    因着水资源丰富,甘州在河西走廊中,也算是产粮大州,其产出的粮食,可供北方驻军粮饷之用。但也因为其河水充足,所以无论是落草为寇的、还是北方民族打家劫舍的,都喜欢往这地方跑。这地方各民族混居,特别是在战乱时候,那更是被争抢的厉害,导致虽然土地肥沃水也充足,但民不聊生,还不如周围较为贫瘠的地方。

    但现在晏朝建立了,国内也稳定了,这地方也该发展起来了。

    平定匪乱是第一步,而怎么把这个地方治理好,才是最重要的。

    黎膺直接被任命为甘州提督,凌蔚以中央官员的身份下去,不设地方职务。

    而甘州刺史则是甘州一当地人,碰巧是凌蔚的熟人,钱琼的堂兄,钱捷。

    凌蔚知道这件事的时候还愣了一下。他没想到钱琼不显山不漏水的,居然背后势力还不小。他和辅政大臣钱琥连了宗,堂兄还是一省大员。平时看他闷不吭声,除了谈论起自己游历之事和家乡之事话多一些,简直不像是家中多辉煌的人。

    不过凌蔚又想起钱琼的年纪还不满四十,他考上进士的时候也只是二甲中等,若是普通没背景的人,估计也就外放了,而他却户部当主簿。在普通人眼中看来,中央的官员总是比地方官来的高贵些。所以这也是家中有能力的表现?

    钱琼已经和凌蔚混熟了,得知凌蔚要去甘州后,还专门让凌蔚带了些东西给他堂兄。

    “下官幼年丧父丧母,被伯父带大,因此和堂兄如同亲兄弟般。”钱琼说起来也是满脸唏嘘,“只可惜下一次见面,不知何时了。”

    这封疆大吏可不是那么好回京的,而他也不是那么好外调,还正好调回家乡的。

    凌蔚带着钱琼给的东西和书信,乐了半晌。

    这钱家在当地肯定是望族,他还正愁要收税要帮忙发展经济,不知道从何入手。这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有了钱琼书信的引荐,想必刺史大人也会好说话一些吧?

    “有什么不好说话的。”黎膺皱眉,“谁敢得罪?”

    凌蔚看着黎膺一副说谁得罪,我就撸袖子带人揍谁的态度,笑的直不起腰。哎哟,我的秦|王爷哦,怎么感觉越来越可爱了呢?

    而凌蔚这开心的态度,在出发之后,就荡然无存了。

    当然,这古代的长途旅行实在是很折磨人的。无论是骑马还是坐车,那劳累感都不是现代人所能想象得到的。

    骑马骑久了大腿疼屁股疼,那马车坐久了,整个人更是都快散架了。

    不是马车不好,而是那路啊……啧啧,不说了。古代的路,铺了青石板的那是城里,所谓的官道,那也最多是弄平整并且铺了碎石子。有些连碎石子都没铺,就是土路。

    这种路,走起来的酸爽,可想而知了。

    如果路上遇到下雨,那就更让人浑身舒畅到想要上天了。

    凌蔚坐一会儿马车又骑一会儿马,轮换着来,才不至于把自己折磨的太过。

    而太子殿下已经表示来不起了。

    是的,们没看错,同行的还有太子殿下。

    凌蔚:“……我说太……长庚,陛下怎么把放出来了?”

    太子有气无力的抬头:“什么叫做放出来了,孤……我是狗狗吗?”

    凌蔚:“想象力太丰富了,我什么都没说。”

    太子趴下,继续装死。

    凌蔚无奈:“要不休息下再走?”

    太子叹气:“我可不能拖累们的行程。父……父亲说了,我是来给当小吏的,如果因为我而放缓行程,那岂不是露馅了?”

    凌蔚哭笑不得:“陛下到底为什么会放出宫啊。”

    黎膺打起帘子,走了进来:“皇兄认为,作为皇位的继任者,只留在宫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