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红楼]权臣宠妻日常 > 82、第 82 章
了一段,果然看见赵载桓在,身边几个宫人打着灯笼,王子腾一见就知道这必定是等着陈景书的,他自然不久留,与赵载桓行过礼,就先走了。

    赵载桓问道:“你与王子腾一起来的?”

    陈景书道:“不过是路上恰好遇到了,殿下也快走吧,不要叫圣上久等。”

    赵载桓点点头,当先往前走,一边走一边把自己目前了解到的事情给陈景书说了。

    这事还是得从前些日子南方沿海诸省遭了天灾开始说,因那里每年大大小小都要遭几次灾,多数是海上来的,因此这事最开始报上来的时候,朝廷并没有特别重视,皇帝也只是按照惯例发了赈灾钱粮,并下旨地方官员救灾。

    这事每年都是这么办的,今年也没什么不同。

    只是后来说今天的天灾格外严重,因此要的赈灾钱粮又多了不少,皇帝也担心灾后出什么大乱子,又额外派了南安郡王前去督查办理。

    听起来这事差不多也就解决了。

    目前大晋国内多数比较安稳,百姓的日子过的说不上特别好,但也不差,国库里一时半会儿也不缺太多银子,赈灾的钱粮发放也充足,又特特派了个王爷去镇场子,这事再没有不能解决的道理。

    可谁知道,就这个看着不会出问题的情况,偏偏又出问题了。

    先是查出赈灾钱粮出了问题,中间层层盘剥,最后用在灾民身上的,还不到实际发放的一半,又说因天灾,海防空虚,沿海倭患复起,再后来又因为爆发疫病,灾民人心惶惶,终于成变,南安郡王好好的赈灾变成了平乱。

    这还不算大事。

    至少不算紧要到需要皇帝和太子一起大半夜从被窝里爬出来的大事。

    毕竟王子腾说的没错,民变虽然眼中,但大晋不缺兵力,这并不能动摇国本,虽然紧急,但明日早朝再说也可以。

    真正把这事又推向一个**的,是与大晋相邻的南越国又横插一手,不仅趁机强占国土,甚至从最开始的遮遮掩掩,到后来光明正大的挑起动乱,最后一点民变,竟变成了各处灾民头目纠集人手,占山为王,想要割据一方的场面,短短一个月内,各种名号的大王就出了七八个,又有南越与倭寇参与其中,如今的局面可以说是最糟糕的情况了。

    南安郡王才干平平,这会儿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顺带着用最快的速度上报皇帝此事,等着京城派救兵来了。

    陈景书皱着眉头:“这么大的事情,如何一早不知道?”

    按理说,这事情刚有点苗头就该上报了呀,甚至就算最开始没注意,后来严重了,也该说一说,怎么等局面发展到几乎不可挽回的程度才匆匆上报?

    赵载桓冷笑:“他自然是打着主意,能不上报就不上报的。”

    这些年皇帝对前头几个王爷都不冷不热的,手中权力也削了大半,南安郡王自然也包括在内,不过他属于才干平平,但也比较安分的类型。

    陈景书猜测,这回大约是皇帝冷了这些王爷们太长时间,宗室那里肯定也有压力,这才把赈灾这事交给南安郡王去办,毕竟这事既有先例在,哪怕今年的灾情严重一些,但南安郡王只好做好活菩萨,再用好身份,镇着下头的人不出大乱子,这也就过去了,等回京,也能捞个赈灾有功的功劳,如此也是对宗室一个交代,皇帝自个儿也能轻松些。

    但这在无事发生的时候倒是个好办法,有事发生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大约正因为南安郡王才干平平,因此他很多时候眼光都很有局限性,这回的事情,恐怕早期他只想着出事不能给京中皇帝知道,免得降罪,到时候功劳没捞着,反而捞了罪名回去,等事情严重,他更不敢说了,只想着赶紧镇压,却没想到事件一再升级,如今到了不得不说的程度,这才报给了京中。

    陈景书叹了口气:“他若是早点说,未必就不算功劳。”

    这事后头既然有倭国和南越的影子,南安郡王若是早说,说不定就早点发现,那还真算是个功劳。

    可惜他没说。

    这话才刚说完,便走到了殿外,赵载桓先进去,陈景书则留在外头等待。

    原本跑掉的郭思这会儿又冒出来,小声在陈景书耳边说道:“武靖侯和世子爷都来了。”

    说着,往旁边隔出的偏殿一指,陈景书点点头:“多谢公公。”

    恐怕郭思方才就是提早赶过来打探了。

    陈景书进了偏殿,果然见里头不少人,何昱也在其中。

    这里头的人陈景书大多不熟,便走到何昱那边坐下:“昱大哥。”

    何昱脸上也不轻松,道:“太子殿下叫你来的?”

    陈景书点点头,又问:“昱大哥知道出什么事儿了么?我方才听了一些,但还不算特别清楚。”

    何昱道:“恐怕是要打仗了。”

    陈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