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回到明朝当王爷 > 第212章 一战功成
子充满了好奇地话,那么现在他们夹道欢迎却是完发自内心的了。

    皇帝是汉人的代表,他的光荣就是整个汉人的光荣,谁不希望自己的领袖是一个可以令他自豪和骄傲的英雄?

    鞑靼任在边关留下了桩桩罪行,多少任因为他们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多少人因为他们背井离乡担惊受怕,市井间飞快流传起来的种种传闻虽然荒诞离奇不合逻辑,鞑子的死亡人数更是成倍地上升。甚至已经超过了整个草原大漠的人口的总和,但是百姓愿意传播它、冰旗相信它,谁敢置疑一句,立时招来一群人唾沫四溅地痛骂。抱着脑袋逃之夭夭。

    杨一清回援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步兵的极限,可是终究赶不上四条腿跑的快,数万大军半途就接到皇上回城,着他所部在大同城外迎驾地消息。

    他的部队浩浩荡荡到了大同城下,瞧起来军威严整衣甲鲜明。哪有半点打过仗的样子

    ,看在百姓眼中更印证了皇帝亲征,将士龙精虎猛以一挡百以一挡千。伯颜可汗丢盔卸甲望风而逃的传言。

    代王、胡瓒、杨一清、杜人国在大同城门恭迎圣驾,正德皇帝一到,几人立即齐刷刷跪倒在地,俯地不起。杨一清这一路就心事重重,他做为三关总制,对整个战区防务负有责任。如今皇帝不是遇到刺客逆匪,而是鞑靼皇帝的部主力部队堂而皇之进入关内,杀上白登山,他实在想不出任何理由替自己开脱。

    銮驾停下,正德皇帝大步走至几人面前。那张小脸已擦得干干净净,皇帝狼狈地样子当然还是不被臣子们看见的好。

    代王保养得宜的双手按在肮脏地雪地中,长跪不起,颤声道:“皇上遇袭,罪臣难辞其咎,请皇上严惩!”

    胡瓒、杨一清、杜人国一齐磕头道:“罪臣万死,请皇上治罪!”

    前来接迎的各路将领、官员均一一跪下,数万大军更是肃然下跪,鸦雀无声。

    这其中真正忧惧的只有代王、胡瓒和杨一清三人,杨一清是现任的三关总制,自不待言。胡瓒是大同巡抚,杨一清节制三军前大同军政他是一手抓的,千总以下官员都是他签署命令任用的,虽说他是文职,并不通晓军务,王虎、李义两个反贼都是军中宿将举荐,再由他任命的,可这理儿向谁说去?

    至于代王身为镇守大同的边王,平素虽没有过多干预军政,毕竟是名义上的最高官员,而且战时统兵用兵之权,军中出现奸细他有失察之罪,皇帝遇险他闭门不救更是大罪,如何不惧?

    正德走下轿来时正满怀喜悦,一听这话忽又想起在白登山时的惊险一幕,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他这一路坐在轿中越想越开心,这一役重挫伯颜,伯颜地大汗之位帕是坐不稳了,草原上燃起内乱的战火,至少可以换来边陲十年的平静,而且有朵颜三卫的合作、有鞑靼内部的分裂,如果一切按照杨凌的设想发展,在他统治江山期间一统大漠都有可能,那可是数省之地呀!

    正德年纪虽小,也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开僵拓土!宗庙里他的地位将超父越祖,成为仅次于开国之帝的圣君。多少帝王兢兢业业治世一生也捞不到的大功劳。可他踩刚刚改元正德。成为大明皇帝,就做到了。

    小孩子脾气,惊惧之心一去光想美事儿了:一仙不是喜欢英雄么?她不是说自己未来的夫君要是个顶天立地地大英雄,要有本事保护她,有本事保护大明地百姓不受人欺侮么,朕这不就做到了吗?

    嘿!当初和杨凌去莳花馆,挨了顿揍认识了唐一仙,这次和他去白登山,被砒霜巴豆熏成了大花脸却成就不世之功,他还真是朕的福将。这种吃小亏占大便宜的事以后越多越好。

    正德越想越美,下了轿子还眉飞色舞的,听代王等人这一请罪,他的火气又上来了。正想发作,刘大棒槌忽然扯着大嗓门儿高声叫道:“皇上运筹帷幄、英明神武。重挫伯颜可汗,结盟朵颜三卫,实是当世明君。千古一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数万大军齐声跪诵,声震屋瓦,简直可以令鹰雀落地。喊声未歇,城内夹道欢迎的百姓也欢呼起来。

    杨凌上前一步,咳嗽一声,悄声道:“皇上,边军体将士和百姓,都在颂扬陛下的功德呢”,说着赞许地看了一眼大棒槌,这家伙虽不识字,不过记性却好,只教他一遍。不管懂不懂什么意思,反正是一字不差给背出来了。

    正德一听杨凌的话怒气顿消,军中出现奸细的事本就不宜外传免得引起百姓恐慌,何况若让人知道自己这一功是误打误撞撞出来的,那就没什么光彩了,没准儿京里那帮老头儿又得利用此事大做文章,此事还是悄悄处置地好。

    想到这里,正德换上一副笑脸,笑吟吟地道:“诸位爱卿重挫鞑靼,功在社稷,何罪之有?若无代王叔死守大同、不肯中计孤军出城以免为敌所乘,不但大同陷于敌手,令万千百姓遭殃,朕也只好慌忙逃回京去了。至于杨卿等将,朕赏罚分明,所谓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