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有无数神医技 > 第402章 爱国也能得好感度

    病人能够选择的空间非常大。

    你这里治不好,或者名声不好,又或者有安全隐患,没关系,他直接就会去其它医院求诊。

    惠尔医院的中医门诊室,本就刚开诊没两天,群众基础十分薄弱。

    来李权这里治过病的病人,肯定不会受到谣言的影响。

    但是不明真相的病人那就很难说了。

    下午一个病人都没有,断层这么厉害,估计江氏骨科医院使的手段肯定不止在惠尔医院门口拉横幅这一种。很可能还使出了别的手段,只是李权暂时不知道而已。

    如果江氏骨科真的还使了其它手段,但是惠尔医院方面却没有任何反应,这说明里面有问题。

    惠尔医院有着好几千个员工,肯定不可能像表面上那么团结互爱。

    其中涉及的利益争斗,明面上的,暗地里的,多着呢。

    大到每个部门,小到每个职工,都在想方设法的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李权只是一个新人,要说根基有多深厚,那是瞎扯淡。

    他非常清楚,要不是有刘教授在背后替自己撑腰,哪轮得到自己在惠尔医院这般嚣张?

    嫉妒他的人怕是有着好十几箩筐。

    至于直接因为利益而得罪的人,也不在少数。

    比如骨科的那些人,特别是骨科的两位主任,对李权怕是恨之入骨。

    每一家医院都有负责处理危机的部门。

    只是每家医院的叫法都不一样。

    有的叫做公关部,有的叫做危机公关办公室。

    惠尔医院的这个部门则叫做公共关系部。

    平时接待前来视察工作的上级领导,又或者接待外院来访的人员,又或者处理医患纠纷等等,都归这个部门管。

    昨天有人跑到医院闹事,故意抹黑中医科室,这个部门连影子都没见到。

    今天那些闹事的人变本加利,闹得更大了。

    公共关系部的人仍然像河底的千年老鳖一样,反正就是潜伏不动。

    这实在太反常了。

    李权隐隐觉得这个公共关系部,好像在幸灾乐祸的看着自己出丑。

    但愿这只是一个错觉。

    如果真被李权知道公共关系部故意这么做,李权肯定会记下这笔账。

    先不管了,想要查出公共关系部是否在这件事情上故意不作为,到时候找人暗中查一下就清楚了。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赶紧恶补药理类知识。

    借来的三本医书,到底先看哪一本?

    薄的是首选。

    不过书薄,并不代表容易读完。

    比如李权仍未读完的《扁鹊内经》,那可是地狱级的难度。

    沈括的医书要好一点。

    最多也就是文言文的句子难理解一点。

    不像有的古医书,写的是甲骨文、大篆文,你得先把字翻译过来。然后再去翻译整段话的意思。

    把三本都粗略扫了几眼后,李权最后居然选择先最厚的《良方》。

    这部良方内收录的药方有不少,而且对药理、诊病等都有论述。

    李权没有药理基础,如果直接读沈括的《辩证》与《药议》,恐怕就跟读天书差不多。

    就像我们念书,如果不念小学、初中、高中,直接就念大学,即便是个天才也白搭。字都还没学会,怎么学大学的科目?

    翻开《良方》的第一页。

    “古之人视疾,必察其声音、颜色、举动、肤理、情性、嗜好,问其所为,考其所行,已得其大半,而又遍诊人应、气口、十二动脉。”

    这个说的其实就是望、闻、问、切那一套。

    李权现在三种诊断医术全部学会,这些内容对他来说没什么用。

    直接快速扫过。

    “古之治疾者,先知阴阳运历之变故,山林川泽之窍发。而又视其人老少、肥瘠、贵贱、居养、性术、好恶、忧喜、劳逸、顺其所宜,违其所不宜。或药,或火,或刺,或砭,或汤,或液,矫易其故常,捭摩其性理,探而索之,投机顺变……”

    终于开始阐述用药之理了。

    根据病人的年龄、肥瘦、体质强弱……甚至是病人的性格、喜好来用药。

    这让李权对中药的运用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他到底是现代医学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多少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给病人开西药,儿童的药量减半,或者服用成人剂量的三分之一,然后体型肥胖、高大者可以适当加大剂量,体型娇小者则减小服用剂量。

    这些都是西医里面学到的。

    但是西医的用药事项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