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崛起崇祯 > 第一百一十五章 陛下太疯狂了
    写在前面,这章大家先不要订阅,是资料。这两天加班,更新不给力,请见谅!

    但明天休假,会全部修改过来,烦请大家谅解!

    朱元璋很快攻下了滁州,其亲侄儿朱文正、姐夫李贞带着外甥保儿(后取名李文忠)前来投靠。从他们口中,朱元璋得知二哥、三哥、姐姐都去世了。其时还有定远孤儿沐英,于是,朱元璋就将这三个孩子收作养子,改姓朱。后来,朱元璋又收养了二十几个义子。[50]在朱元璋进攻滁州时,郭子兴受到赵均用、孙德崖等人的排挤,所以,朱元璋攻下滁州城不多久,郭子兴也来到了滁州。朱元璋立即交出兵权,三万人的队伍,纪律严明,军容肃整,郭子兴见了十分欢喜。

    孝慈高皇后马氏

    孝慈高皇后马氏

    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一举攻克了和县。郭子兴即刻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52]一次,朱元璋外出,看到一个小孩在哭,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哭,答说是等父亲。朱元璋仔细一询问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亲和母亲都在军营,父亲在营中养马,母亲和父亲不敢相认,只好以兄妹相称。朱元璋意识到,部队军纪存在问题,他们攻破城池后,扰民滋事,掳掠妇女,这样下去,部队将失去民心。于是,朱元璋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此事广为传颂,朱元璋深得民心。[53-54]

    此年中,郭子兴病逝,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名义上,都元帅是军中之主,右副元帅的地位也比左副元帅高。但是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编的,而且朱元璋比郭天叙和张天佑有勇有谋,并且手下又有人才。所以,朱元璋事实上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朱元璋本不甘受制于小明王,但考虑到韩宋势力强盛,可借助其威势,遂以龙凤纪年号令军中。[55-56]

    朱元璋在浙西驻扎6年[57],奉行徽州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58]迅速秘密扩张自己的实力,这三条战略是朱元璋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

    攻占应天

    朱元璋在和州驻守几个月后,粮食供应成了问题。与和州相对,紧靠长江南岸的太平、芜湖是盛产稻米的地方,但是没有船只。这时恰好两支红巾军的巢湖水军前来归附,朱元璋亲自处理合并事宜。七月间,巢湖水军千余只战舰突破元军封锁抵达和州。朱元璋的步马军登上巢湖水军的船只,从和州东渡长江。到达对岸的采石,常遇春率军冲杀,攻克采石,获得大量粮食。将士想把粮食和战利品运回和州慢慢享用。见此,朱元璋果断地命人砍断船缆,任船顺流而下,断绝退路。将士们见无路可退,一鼓作气,在朱元璋率领下攻克太平。进入太平,朱元璋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有个别兵士犯禁,立即处死,因此,朱元璋的军队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朱元璋于是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做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这样,朱元璋便开始了稳固根据地的工作。[59]

    南京石头城

    南京石头城

    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发起攻势,进攻江南元军。乘此机会,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在第三天,攻破城外的陈兆先军营,其部三万六千人归降。但是,朱元璋看出降军心存疑虑,军心不定。[60]于是朱元璋就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勇士当亲军,在夜里守卫,而自己身边,只留有亲兵统领冯国用一人。[61]第二天,降军知道此事,都十分感动,疑虑全消,甘愿跟随朱元璋。于是,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不到十天,朱元璋便攻下集庆。朱元璋进城后,下令安抚百姓,改集庆为应天府。[62]小明王韩林儿获报后,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朱元璋在应天则设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以廖永安为统军元帅,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63-64]至正十七年(1357年),耿炳文克长兴,徐达克常州,而朱元璋亲自率军攻取宁国。随后赵继祖克江阴、徐达克常熟。胡大海克徽州、常遇春克池州,缪大亨克扬州。[65]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陆续攻占浙东余下各地,常遇春克衢州、胡大海克处州,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向西与陈友谅部相邻。[66]是年五月,小明王升朱元璋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正月,封朱元璋为吴国公。[67]

    刘伯温

    刘伯温

    此时,尽管朱元璋拥有十万兵力,但是占有的地盘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敌。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虽然同是反元武装,但是张、徐二人同小明王却相互敌视。不过,北面小明王、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主力,大大牵制了元军,而且,张士诚、徐寿辉的力量还不足以兼并朱元璋。这样一来,朱元璋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