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杨家将九代英雄传 > 第84章

    “大帅放心吧。我现在才明白,你是个活神仙!”郎吉平高高兴兴,准备去了。

    杨令公再传四道令:“黄如忠,你也带上一万人马,今夜急赴上岩镇。那里的地形与下坡镇恰恰相反,乃两沟夹一山。沟中怪石遍地,山上草木茏葱。沟中无路,山上有路,辽兵势必山上行。你要多多准备硫磺焰硝,撒在草木间。辽兵出现时,你的人马在沟中放火,火往上腾,必将辽兵部焚毁。取胜之后,沿西北也有条近路,你抄此近路,增援柴荣芳。还是那句话,取不下独石口,拿你试问!”

    “遵令。”黄如忠不如郎吉平机灵。他稍有犹豫,  “大帅,我若将人马布置好了,辽兵辽将肯定会出现吗?”

    “嘿嘿,陈伯年、柴荣芳敲锣打鼓地去干什么?不就是替你们引蛇出洞吗?”

    “大帅英明!”黄如忠心悦诚服。

    五令传下:“由此往东九十里,有一带丘陵,名谓‘三岔口’。那里共有三条大道,一条通往辽国、一条通往古北口、一条通往太行山。苗化雨.本帅命你带领一万人马,堵住北路口,不准辽兵回国;石若壁,你接第六条令箭,也带领一万人马堵住东路口,不准辽兵进入太行山。至于南路口,由本帅亲自带兵堵截。到那时,三面大包抄,嘿嘿,三岔口就是敌兵敌将葬身之地!”

    二将一愣:“大帅,兵书上说‘穷寇勿追’,你这六道大令,可是绝户计呀!”

    “正是。两国初次交兵,不用绝户计,镇不住强大的番邦!”

    杨令公这句话真说对了。凭此绝户计,宋,辽边界整整安定了十五年!

    不提后话。单说辽国元帅韩贵和先锋官野旺沙,自从夺下北三关,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尤其是那位部落酋长,更觉得自己天下第一:“哼,咱们辽国的皇上、皇后就是胆小。总说什幺大宋朝厉害呀、强大呀、有能人呀,嘿,不过如此。王仲汉怎么样?号称元帅、银刀王无敌,在我马前走了三趟,死啦!就照这个打法,不用半年,开封府就是咱们辽国的啦!”

    韩贵终究是员大将,他比野旺沙显得成熟。摇头笑道:“先锋,夺下北三关,这才是第一步,往后还有许多艰难,我们不能过于大意。这几天,我也觉得很轻松,休息过后,咱们也该练练兵马了。”

    探马来报:“启禀元帅、先锋。今天一早,居庸关内发出两批人马,他们敲锣打鼓,鞭炮齐鸣,一批奔往独石口,一批奔往喜峰口……”

    “噢?”韩贵一愣。“反扑的好快呀!我来问你.他们各有多少人马?”

    “这……”探马有点为难。“元帅,我们当探马的讲究远处观察,不能靠的太近。为此,只能计算方队,不能清点人数。可是宋兵不列方队,松松散散,前后左右都是人。大概、估计、可能,也许有一两万人吧。”

    其实,宋兵的队伍中有许多老百姓,他们根本没受过训练,懂得什么叫方队?这些情况,辽军探马哪里知晓?

    野旺沙把大嘴一撇:“元帅,我曾对您说过,不能把兵力都集中在古北口。这样,独石口和喜峰口就显得太弱了。可是您不听劝,还说什么集中练兵,以利再战。这回怎幺样?我不敢埋怨您,来兵拣软的欺,那两座关口,咱们白夺了!”野旺沙俄仗军功很大,对元帅说话,也毫不客气。

    韩贵微微一皱眉头,心说:他们当酋长的可真野蛮,竞对上司这样无理。有心怪罪吧,不行。一来,十万永宁军是人家组建的,实权由他掌握。二来,他的话也很有道理,独石口和喜峰口各放五千人,确实少了一点。怎幺办呢?亡羊补牢,赶快增援吧。主意拿定,抽出两支金皮大令:“参将王非、游击将军燕寒星,我命你二人各带两万人马,立即分赴独石口、喜峰口,要不惜代价,抗击宋兵!”

    “道令。”这两员将领,一是汉人,一是契丹人,武艺都很勇猛。领下帅令,分头行动。

    先说王非,调兵两万,连夜出发。天将破晓时,来到下坡镇。这里的地形是两山夹一沟,宋将郎吉平早把口袋撑开了。他不紧不急,等辽兵部走进了沟口,这才一声令下:“打!”

    但见:灰瓶如雨,炮火震天。一排排滚术推下,一片片擂石狂击。站在高处的连连叫好,走在沟中的哭爹喊妈。好热闹、好凄惨,眨眼之间,辽兵死伤一万八九!参将王非,当场阵亡!

    宋兵欢呼,从两山绕到沟中。幸存的辽兵尽成俘虏,还有些没死的战马以及大批军械,都成了宋兵的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