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杨家将九代英雄传 > 第258章
    镇令王安来是个九品小官,为人老实厚道,百姓们戏称他叫“两头忙”。为什么叫“两头忙”呢?因为杨湖镇地盘大,物质丰富,今天宋朝征款,明天南唐派差,不论哪头有事,他都得跟着忙活,所以落下这个雅号。不过,类似杨元帅这种级别的大官,他还从来没见过。走进虎帐,战战兢兢:“元,无帅,下差王安来有,有礼了。”

    监军庞悦那狂傲劲永远改不了:“大胆,你身为大宋镇令,听说为南唐办事,来人,推出去重打二十军棍!

    寇成一摆手:“慢着,即便打他,也得让他口服心服。王镇令,你替南唐办了多少事?”

    “各位老爷,小人冤杠啊。南唐势力强大,经常派人来要这要那,如果不给,他们就杀人放火。小人身为镇令,不能看着百姓流血呀。在无余的时候,只得应付他们几次。我品级虽低,终是大宋官,心向天朝……”

    “哼,说得好听,谁能给你证明?”“有,有,有证明人,职位还挺高呢!”文广点头:“不必紧张,讲来。”

    “是。我们杨瑚镇原来隶属淮南府。淮南知府崔大老爷官讳崔九成,他老人家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百姓对他十分拥戴。南唐攻打推南时,崔大老爷拼死抵抗。怎奈一个文官,挡不住南去的兵力,淮南终于失守了。南唐主将本想杀死崔知府,奇Qisuu.сo谁料城百姓请愿,那几天呀,男女老少铺天盖地,要求南唐留下崔知府的性命。他们的主将刚刚进城,也怕官逼民反,只好饶了崔知府。劝降不成,便用乱棍轰出。崔知府走投无路,找到小人。他老人家对我说:‘身为大宋命官,本应与淮南同归于尽。可是有件重任尚未完成,暂时不能死,只好偷生几日。’他还让我收留他。对这样的青天大老爷,我当爹一样的孝敬着。他现在就在我家,可以给我证明,我是忠心保宋呀!”

    庞悦问遣:“王镇令,听你话音,对崔知府十力崇敬。左一个‘他老人家’,右一个‘他老人家’。这崔知府能有多大年纪?”

    “论岁数嘛,今年二十五!”寇成笑道:“他可是山西太原人吗?身材较高,脸色微红?”

    庞悦笑道:“还是个‘左撇子’,用左手会写狂草大字?”

    寇成笑道:“他稍稍有点口吃,总爱说‘这个’, ‘这个’……”

    庞悦笑道:“每逢赴宴时,他滴酒不沾,别人喝酒,他自备原籍山西陈醋……”

    王镇令惊疑:“二位老爷怎么都知道了”“哈哈,”寇成、庞悦同时大笑,“真没想到,能在此处碰上他!”

    杨元帅问道:“二位与崔知府都很熟吗?”“当然,他是我们那科的‘传胪’。”

    原来,中国的科举度起于隋唐,兴于两宋。省里边八月份考试,称作“秋闱”,考中者为“举人’。次年三月国会试,称乍“春闱”,考中者为“进士”。进士再经皇帝御考,分出“三等甲”。一甲只有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十名左右,余下的就都是三甲了。其中,二甲之首,也就是总名次的第四位,称作“传胪”,虽不及状元、榜眼、探花,也高高在上。按照当时的惯例,考中“传胪”者,应该进翰林院深造,过个三年五载,只要外放,最小也是二、三品大官。谁料,寇成、庞悦那科,“传胪”崔九成学问没说的,说话却稍稍口吃。仁宗不悦:毛病虽小,没有培养前途,别进翰林院了,外放个官职吧。吏部、礼部都挺同情他,又不敢抗旨。根据当时的规律;考中三甲的就可以当七品知县或是小京官,崔九成乃二甲之首,当然得高一些。恰好淮南府知府病故,吏部拟文,派崔九成继任。要说呢,“传胪”外放,理应六品,最高也只能到五品。因为吏部同情他,才拟了个四品黄堂。仁宗过后也觉得对不起崔九成,稍稍口吃就挤出翰林院,让读书人寒心,也罢,四品就四品吧,于是照准,令崔九成尽快上任。同科进士替他饯行,人人惋借。崔九成却不在意;“各位年兄,这个,这个,进了翰林院,状元及第也不过是五品编修,榜眼、探花只是六品修撰。我这传胪当上四品,这个,这个,来,共饮一杯。”

    大家都明白,他这是“精神胜利法”。进了翰林院,便是承相、尚书、枢密正位的接班人。四品知府,熬上二十年,顶天只能混上个侍郎,谁都懂得这个道理,只是不愿说破。大伙举杯时,庞悦意外发现:“崔年兄,你这是什么酒呀?怎么一股子酸气?”“家乡陈醋。这个,这个,我滴酒不沾。”

    众人哭笑不得:只见崔九成右手擎杯,左手握笔,疾书狂草大字:

    别家喝酒我呷醋,你入翰林我不妒。

    口吃不吃昧心食,黄堂不贪黄白物!

    写毕大笑,奔往淮南。

    这一幕喜剧十分动人,寇成、庞悦记忆犹新。今天,王镇令提到崔知府,二位才子立刻想起前情。文广听罢此事,马上派二太保狄虎跟随王镇令,将推南知府崔九成请到元帅虎帐。

    崔知府身着便衣,进帐先请罪:“杨元帅,下官身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