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茶言观色 > 第一百三十八章 茶道
’,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即应为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新静要真闲。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真心互见, 放牧天性、性葆真的目的和境界。”

    “本来我等前面所论,还比较散乱,不成系统。经陆公子这一概括,如神来之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啊!陆公子不愧为茶居之主,真深得茶之趣也!”名士中一老茶客道。

    “是啊,是啊!”大家都赞叹。

    “一点浅见,都为大家所启,在下不敢当诸公谬赞。”陆宝成心中得意,面上却拱手谦逊。

    “归园三公子都才华出众啊!刘子衿公子诗才出色,李林森公子的园林建造鬼斧神工,陆又安公子于茶又有如此高论,真是年少有为,让人佩服啊!”

    陆宝成心中有愧,不好意思再听这赞美,大声道:“接下来,就请各位以‘茶’为题,作诗填词,公推的前二十首,将与刚才诸位的高论、征召入录的对联,一起录入本茶居出版的《归园茶观》中。”

    “话说,今日怎么不见刘子衿刘公子啊?”一说到作诗,有人想起刘青来了。

    “刘公子正忙着为诸公研制新茶,今日不在此地,等一会儿诸位喝的新龙井茶,就是刘公子近日研制出来的新品,诸位可以尝尝。不过为与诸公同乐,他已作词三首,就是刚才渔樵两夫为大家所唱的《临江仙》。”

    “啊,难怪!此三首词气势磅礴而又超然豁达,与《咏梅》、《桃花诗》确是一脉相承,果然是刘子衿手笔也。”有老者抚须叹道。

    众人都点头称是。刚才听完词曲那种震撼,他们很长时间可能都忘却不了。

    看大家都搜肠刮肚开始作诗,陆宝成这才抹了抹额上细汗,拱手退下。

    刚才他关于茶道的言论,都为刘青所授,好借此搏个名声。他可是捏了一把汗上来的,不过幸好他运气好,大家并没有抓着他再论下去,否则他非穿帮不可。惭愧啊惭愧!

    不过要是陆宝成知道那《临江仙》与茶道之论,以及教给李植的园林理论,都是刘青那大偷盗于后世的,他大概就要感慨自己道行还是太浅了。

    此时正在狮峰山下的茶园里忙得不亦乐乎的刘青,只觉得耳朵发烫,她摸了摸耳朵,心里纳闷:“谁说我坏话呢?”

    低调行事是刘青这一世的处世原则。所以在归园开业的前两天,她就来到了龙井村,以避开那场热闹。这辈子农人出身的刘青觉得,与其在归园里跟文人们酸文假醋地掉书袋,还不如到这里跟茶农们一起劳动来得痛快。此时,看着十天前扦插下去的茶穗不但没有枯萎,而且原枝带着的小芽还有长大的趋势,刘青格外高兴。

    几个茶农看着这一畦茶苗越长越精神,一个个啧啧称奇。

    说实话,刚开始林掌柜说刘公子能用密技种茶树时,他们心里还很不以为然。要知道,当时科学落后,并不掌握茶的种植知识,以为茶树不能移植。陆羽在《茶经》中就记栽了当时种茶的技术:“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即种茶采取穴播,如同种瓜。一直到明朝中期的郎瑛还在他的《七修类稿》中说:“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古代行聘便以茶为礼,称为“茶礼”,送茶礼叫下茶,谚语又曰“一女不吃两家茶”,即是说女家受了“茶礼”便不能再接受别家聘礼;女子成亲后第二日见公婆长辈,也要“敬茶”。这些礼俗,就是因为相信茶不可移植,来表示“一女不嫁二夫”、“矢志不渝”的贞烈。

    除了茶树不可移植之外,更令他们怀疑的是,这茶树也能跟柳树似的,随手一插就能成活?

    然而,现在扦插下去的茶穗眼看着成活了,而且听刘公子说,等到秋天移植之后的茶树,更能保持这茶树种的纯良性。茶农们惊叹之余,更期望秋天早日到来。

    看完茶穗,刘青又到了制茶工坊。看着色、香、味与后世一模一样的龙井茶,在制茶师傅的手里一锅锅地炒制出来,刘青心里又是一番得意。此时因季节关系不能产出“雨前茶”、“明前茶”,可能喝到前世里记忆中的味道,她还是感到心满意足。(,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