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其他小说 > 红楼梦魇 > 第41章
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庚、戚本批注:

    此意却好,但袭卿辈不应如此弃也。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第)三大病也。[按:上两条批有宝玉第一第二大病。]宝玉看("有"误)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能"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玉一生偏僻处。

    靖本第六十七回回前总批如下:

    末回撒手,乃是已悟。此虽眷念,却破迷关。是何必削发?青埂峰证了情缘,仍不出士隐梦。而前引即秋三中姐。("中秋三姐"?──续书人似乎看过这条批,因此写宝玉重游太虚幻境的时候是尤三姐前引。)

    四详红楼梦(12)

    靖本第七十九回批芙蓉诔有一条眉批:"观此知虽诔晴雯,实乃诔黛玉也。试观'证前缘'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证前缘&quot

    ;也就是"证了情缘"。百回"红楼梦"末回回目中有"悬崖撒手"与"证前缘"。

    第二十五回宝玉凤姐中邪,癞头和尚与跛足道士来禳解,各本都批:"僧因凤姐,道因宝玉,一丝不乱。"因此凤姐临终应有茫茫大士来接引,但是宝玉出家,显然并不是渺渺真人来 度化他,而是正式到佛寺削发为僧,总做了些时和尚才有一天跟着个跛足道士飘然而去,到青埂峰下证了情缘。这样宝玉比较主动。

    宝玉那块玉本是青埂峰下那大石缩小的。第十八回省亲,正从元妃眼中描写大观园元宵夜景,插入石头的一段独白,用作者的口吻。石头挂在宝玉颈项上观察记录一切,像现代游客的袖珍照相机,使人想起依修吴德的名著"我是个照相机"──拍成金像奖歌舞片"Cbret"。

    八十回后那块玉似乎不止一次遗失,是石头记载的故事快完了,所以石头跃跃欲试的想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