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覆长生 > 第3章


    ,也就象征性割了三块地,表达退让的姿态。

    如今昭国就更不用割地了,因为各国会认为,新昭王年纪太轻,国内必有一番龙争虎斗。不是王位更迭,就是权臣把持朝政。

    这种时候,各国只需要坐等昭国内斗即可。一味咄咄逼人,反而激起昭上下同仇敌忾,认为他们欺辱少年君王,到时候来个国一致反攻就不好了。

    殷长嬴虽然年少,却对国家大事看得很明白,所以,他补充道:“再者,若割地,则长信侯相位难保。”

    这句话,才是真正说到了点子上。

    世人皆知姜仲“奇货可居”,以商人之身,操纵一国王位更迭,从而封侯拜相,位极人臣。

    但很少有人想过,殷楚凭什么这么信任姜仲?

    若说姜仲对殷楚有恩,也不必酬以百官之首的相位。

    区区一介商人,难不成公卿、大夫、封君之位都不能满足吗?

    就算当年殷楚需要依靠姜仲才能逃离郑国,但他成为昭国太子乃至昭王之后,身边自然有无数人蜂拥而至。用谁不好,为何非要用姜仲呢?

    许多人都以为,殷楚是被姜仲蒙蔽了,为此愤愤不平,认为姜仲果然是商人出身,无比奸猾,却不知殷楚自有一番考量。

    陈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何其风光?死后尸身无人收敛,以致生蛆。郑武灵王胡服骑射,令郑一举跃居强国之列,何等雄主?一朝退位,竟被幽禁,活活饿死!

    每每读到这两位霸主的遭遇,殷楚都会不寒而栗。

    陈桓公在位的时候,难道身边没有忠诚可靠之人吗?郑武灵王少年继位,多年治国,难道没有培养出自己的亲信,没对大臣们有知遇之恩吗?

    他们的下场为什么会这么凄惨呢?

    殷楚反复思考过后,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太过于依靠“殿上公卿”,忽略了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就像昭国这些贵族们,他们当然支持殷楚,但他们也可以支持殷楚的兄弟们。

    因为王位更迭是赢家击鼓传花的游戏,而这些公卿们的立场,当然不可能多么纯正。

    对这些人来说,效忠哪个姓赢的,都是效忠。区别只在于,谁能许给他们更大的利益。

    想要辨别这些人的忠奸,实在太难了,也根本不可能分辨得过来。

    所以,殷楚用了另一种方式——他选择了郑国商人出身,在昭国既无家世,又无根基的姜仲,来做他手上最锋利的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