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 > 第4章
黑的夜,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一切都被吞噬在黑暗中。叶挺得到见《毛泽东选集》(二版)《论联合政府》第1036页。

    大桥被毁的消息,焦急万分,匆匆驱车越过长长的队伍,赶往桥头察看。粟裕带着一个班,作为叶挺的临时警卫队,持枪跑步跟进。

    突然,荒野里出现一条条火把接成的长龙,从几个方向朝大桥蜿蜒而来,原来附近的群众听说“铁军”要过河南进,非常高兴,都争先恐后地赶来帮助修桥。

    从晚上9 时到次日7 时,军民奋战一个通宵桥面修复了。当驮着大炮的马队和部队通过桥面时,群众忘却了一夜的劳累,兴奋地高呼:“欢迎铁军!”

    “打倒蒋介石!”

    战士们也欢呼:“工人阶级万岁!”

    “感谢老俵的援助!”

    战士们与群众握手、拥抱,依依惜别。

    7 月27日,粟裕跟随大队人马到达南昌。

    南昌街头,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气氛。“欢迎铁军来南昌!”“打倒蒋介石!”的标语,到处可见,成千上万的居民站在大路两边夹道欢迎部队入城。粟裕为自己能成为这支军队中的一员而感到无比兴奋、无比自豪。

    教导队一到南昌,即正式改编为第二十四师七十二团,驻扎在贡院背后的新建小学内,驻地左侧便是朱德主持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

    7 月27日,周恩来风尘仆仆,化装潜来南昌。他是按照武汉撤退前夕党中央的决定,担任党的前敌委员会书记,前来南昌筹划武装起义的。叶挺派粟裕负责周恩来的保卫工作。

    前敌委员会即日在江西大旅社正式成立。前委和军事参谋团设在楼上,警卫队就住在楼下。粟裕他们接受保卫前委安的重任后,担负起了站岗警卫、内勤杂务、通信联络等各项工作。

    周恩来房间里的灯已经两夜没熄了。前委的领导,几天来通霄达旦地开会,出出进进,忙碌异常。担任警卫工作的粟裕凭着直觉,感到一定会有重大事件发生。

    东方刚发白,门“吱呀”开了,粟裕抬头一看,正是周恩来同志。虽然两天没合眼,周恩来看起来却毫无倦意,浓眉下的双目依然炯炯有神。

    粟裕赶紧迎上前去,敬了一个军礼,问:“周部长,有什么事吗?”

    周恩来看着这个年轻的战士,微微露出笑容:“小同志,你辛苦了!”

    “周部长,我想问您件事可以吗?”粟裕拘谨地问道。

    “哈哈,当然可以。”周恩来亲切地拍了拍粟裕的肩膀。

    “周部长,我猜要打仗了吧?跟谁打?是人家打我们,还是我们打人家?”粟裕一口气问道。

    周恩来笑了笑:“不要性急嘛,你就准备听命令吧!”坚定的声音里透着自信。

    此后的两三天,粟裕一有空就擦拭着武器,擦了一遍又一遍。焦灼地等着上级的命令。万万没想到30日那天发生了一件大大出乎他意料的事情。

    上午,叶挺亲自把粟裕叫进房间里,进去时,周恩来正在同一位戴眼镜的领导同志商谈工作,粟裕一眼便认出那就是曾到二十四师教导队做过政治报告的恽代英同志。他雄辩的口才和幽默诙谐的语言,令粟裕终生难忘。

    周恩来见粟裕进来,便放下手中的笔,和叶、恽交换了一下眼色,对粟裕说:“党中央又来了一位负责同志,一会儿前委和参谋团就要举行重要会议,会议的保密性极高,组织上郑重研究决定由你担任会议厅内的内警和保卫。你要特别谨慎小心,做好这项工作!”

    接着叶挺又具体地向粟裕交代了有关注意事项。

    粟裕听说中央又有一位负责同志前来召集重要会议,非常兴奋,以为肯定是来下达作战命令的。

    不料会议刚开始,周恩来便与新来的那位负责同志就举行武装起义问题发生了矛盾。

    “恩来同志,中央的意见是慎重,没有成功把握,不可举行暴动;没有张发奎的同意,不可举行暴动……”那位新来的中央负责同志滔滔不绝他说着。

    粟裕作为会议厅的内勤警卫人员,当然没资格插话,但听到这里,急在心上。

    那位同志话音刚落,周恩来同志立即站起来说:“国焘同志,中央派我来的任务,就是筹划这次起义。”

    张国焘一听火了把手中的纸片往桌上一摔,说:“这是加仑将军的意见!

    共产国际的电报你敢不执行!“语气中透着威胁。

    “一切都准备好了,没什么好讨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