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 > 第13章
    由于伤势严重,粟裕被转送到军医院。

    检查结果出来了。子弹从左前臂的两根骨头中间打穿过去,两边骨头都伤了,而且打断了神经,已经感染,出现坏死现象。

    医生主张锯掉粟裕受伤的左臂。如果不锯掉,就有生命危险。

    如果只剩一只胳膊,在前线作战太不方便。粟裕坚持不锯。

    “即使有生命危险,我也不锯。”他对医生说。

    战将就是战将,他可以从容地面对死亡,但他不能因为残废而离开战场。

    医生只好尊重他的意见,与死神来一次较量。

    但伤口已经化脓,必须动手术。

    那时国民党军队对苏区封锁极严,红军医院药品奇缺,设备简陋,医疗水平很低。

    开刀没有麻药,为了固定受伤的部位,用麻绳把他的手臂绑在凳子上,让医生施行手术。

    粟裕治伤,丝毫不亚于关云长刮骨疗毒时的坚毅顽强。

    手术后,医生用蚊帐布剪成二指宽、半尺长的布条,放在盐水里泡,每天早晨从子弹的进口处捅进去,第二天又从子弹出口处抽出来,再从进口处放进一条。捅来捅去,伤口长期不能愈合,反而长了一层顽固的肉芽。医生用一个小耙子把肉芽耙掉。这样捅来捅去,耙来耙去,伤口好几个月没能愈合。

    养伤的将士们一个个走出医院上战场了,粟裕心急如焚。在医院养伤期间,有一天敌人的便衣队袭来,医院的医生和病人立即分散隐蔽。粟裕一跑出医院就被四个穿便衣的敌人盯上了。他一口气跑了十多公里,才甩掉了敌人。

    后来,粟裕被送到方面军司令部的手术队治疗,到那里用了碘酒,不到半个月就好了。碘酒奇缺,在当时就算最好的一种外用药品了。

    这一次,是粟裕第四次负伤。

    粟裕伤愈出院是1933年11月。他返回部队时第五次反“围剿”已经开始一个多月。红十一军已改编为红七军团,下辖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师。

    寻淮洲任军团长,粟裕任军团参谋长兼二十师师长。

    刚回部队,粟裕就参加了浒湾、八角亭战斗。

    浒湾、八角亭在抚州金溪县,靠近国民党的战略要地。守军是国民党冷欣的一个师,下辖五个团。

    中央军委命令红七军团正面进攻,袭取讲湾;三军团迂回其侧后。

    粟裕率二十师发起进攻。二十师编制不足,师只有二千多人。

    奋战两昼夜,攻不下浒湾,被迫撤出战斗。

    在浒湾战斗中,国民党军队使用了飞机和装甲车。这是红七军团未曾经历过的。在战场上最初见识这种现代化的战争工具,红军将士们不知如何对付。有的甚至手足无措。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统治已经扩展到了野战部队。第七军团政委肖劲光因为抵制“左”倾错误而被撤职,换上了一位积极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政委。

    第七军团在闽赣边执行军事牵制任务时,有一次阻击向江西开进的国民党李默庵部,消灭了一部分敌军。粟裕从前线跑回来请示是否继续追击。当时军团长和政委坐在同一根木头上,军团长连说:“好,好,好!”表示要继续追击。政委没有作声。粟裕以为政委同意了,一转身就走。

    那政委突然跳起来大叫:“站住!妈那个×,政治委员制度不要了!回来!回来!”

    粟裕只得停止追击。

    当晚军委来电批评第七军团为何不继续追击。

    从此,政委把粟裕作为反对政治委员制度的危险人物加以限制和监视。

    浒湾、八角亭战役结束后,部队在一个庙里开会欢迎这位刚到红七军团的新政委,请他作报告。恰巧这时粟裕从战场回来。

    军团长见粟裕到了门口,便走出来同粟裕打招呼,刚简单谈了几句话,新到任的政委就在讲台上拍着桌子大骂:“妈那个×,我在作报告,哪个还在讲话?”

    当时这位政委还不认识粟裕,而对军团长竟然如此态度,显然是要当众来一个下马威。

    粟裕在回忆录中写道:自我到红十一军、红七军团工作以来,感受最深的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对革命事业的危害。同样的部队,同样的武器,在正确路线指引下,在高明的统帅指挥下,就打胜仗;反之,越打越被动。当然革命的进程是势不可挡的,但人民和指战员们要为此而多付出无数的鲜血和生命。

    1934年7 月,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已持续了九个多月了。红军在这场战役中的败局已定。中共中央为掩护红军的战略转移,命令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蒋介石腹心地区闽浙皖赣进军,执行牵制任务,创建新的苏维埃根据地。

    粟裕又一次受命于危难之际。

    7 月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