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其他小说 > 中国笑林大全 > 第83章


    与一个朋友谈起了这件事。这个朋友听了以后说:“没事的。我祖父就是七个月生

    的。”这人听了惊奇地说:“这么说你祖父后来毕竟还是养大了?”

    ——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觅凳脚    乡间坐的凳子,大多是用现成的树丫杈作腿。一家有只凳子断了条腿,主人就派仆人到

    山里弄一条来。仆人带着斧子出去一整天,结果空着手回来了。主人责骂他,他说:“丫杈

    倒有的是,却都是朝上长的,没有一个是朝下长的。”

    ——请·游戏主人《笑林广记》

    镜中有个丈母娘    有个渔家妇人,从来没见过镜子,每次梳头洗脸的时候,都是往水中照一照就行了。有

    一天,她丈夫特意为她买了一面镜子带回家来。妇人拿出来一看,慌慌张张地地跑到婆婆面

    前说:“我丈夫又娶回来一个新媳妇!”她婆婆把镜子拿过来一看,叹了口气说:“儿呀!

    你又娶个媳妇来,娘也不说什么了,可是为什么连丈母娘也带来了?”

    ——清·俞樾《一笑》

    返回目录

    中国笑林

    世情类

    说明    这里的“世情”,指的是人世间的情状和包含的哲理。这部分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表现的是人情哲理。这类笑话,往往同时也是寓言,但它们与一般的寓言有一个不

    同点,那就是能引人发笑。

    我国先秦及稍后的典籍中的笑话多与寓言有密切关系,常常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而作

    的,可以看成是某种哲理的形象化的解释。

    例如,下面选的《揠苗助长》,就是为了告诉人们,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的规

    律,人要想促进事物的发展,只能遵循、利用这些规律,而不能违背它们。违背了客观规律

    办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再比如《刻舟求剑》说明的是,客观情况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

    的,那么做事情就该根据变化的客观情况不断变化自己的做法,以适应新的情况。如果不顾

    客观情况的变化,一味墨守成规,那是愚蠢的,而且不会取得成功。

    这些寓言式的作品之所以又是很好的笑话,是因为它们住往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同一种表

    现手法,即把违背客观规律的、愚蠢的行为采用夸张的、生动形象而又十分直观的方式展现

    在读者面前。

    另一类作品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十分常见而且似乎十分普通的事情。这些事

    情由于大家见得太多,又太平常,可能并没有注意到其中可笑的地方。但是经过作者的叙述

    和艺术加工,其中的笑料就一下子突现出来。这些事情似乎在我们的生活中就碰到过。这种

    笑话往往看上去平平淡淡,欣赏起来却很耐人寻味。

    揠苗助长    宋国有个人,担心自己的禾苗长得不快,便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地拔高一点。拔完后,

    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了,赶

    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萎了。

    ——先秦·孟轲《孟子》

    改正错误    有个人,每天偷邻居家一只鸡。有人对他说:“偷东西不是正派人的行为。”偷鸡的人

    说:“那么我就改正这个错误,改为每月偷一只吧。”

    ——先秦·孟轲《孟子》

    浑沌开窍    南海之帝名叫倏,北海之帝名叫忽,中央之帝名叫浑沌。倏和忽经常到浑沌那里聚会,

    浑沌待他们很好。倏和忽商量怎样报答浑沌的友情,他们说:“人们都有眼、耳、鼻、口七

    窍,用来看、听、吃、呼吸,唯独浑沌什么也没有,我们就试着为他凿开七窍吧。”于是他

    们就为浑沌凿七窍,一天凿成一窍,凿到第七天,七窍凿通时,浑沌就死了。

    ——先秦·庄周《庄子》

    不能怪狗    杨朱的弟弟杨布穿着一件白衣服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