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商业三国 > 第十节 急报


    圣上去除奸邪。然而,下臣刚才看到响应者名单,其中多数将领并没有战斗经验和韬略。在太平时日,这些人靠交游士林,做诗作文,养名钓誉以捞取功名官位。但在战阵之上,他们却缺乏决敌致胜的真实本领。

    其中,陈留太守张邈是个东平长者,坐不窥堂;豫州刺史孔伷只会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冀州牧韩馥本系胆小怕事的庸才;东郡太守桥瑁,说起事情来慷慨激昂,干具体的事却毫无头绪;河内太守王匡,除了会识字,我找不出他还有别的长处。

    北海相孔融,我们多年交往,甚知此人。除了诗文做得极好,其他一无用处。去年岁末他来广饶聚会,回去的途中,居然以哭声不哀痛的名义,斩杀了一个葬父之人,我都不知道他‘哭声不哀痛’是以什么为标准?也不知道哭声不哀痛为何算作死罪?如此混乱的治国之术,还被北海腐儒们夸耀为甚合儒家治国之道,还鼓噪的要给孔融青史留名(真实的历史上,孔融此举确实在史书上留下了重重一笔)。像这样迂腐之人,到了战场,我不敢想象最后的胜利是何人?

    另外,在起兵讨卓的十余人中,累世公卿的袁家就有三人,其中山阳太守袁遗是袁绍的从弟,他喜欢读书,学问渊博,但无军旅之才;后将军袁术最狂妄骄奢,虽无才干,可野心顶大。

    至于袁绍么?主公,我且问你,以你之见,此次兴兵,各路诸侯会推举谁为首领?”

    刘备抬眼望着远处,悠悠地说:“本初公家世雄厚,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此次举兵的人,除前典军校尉曹操,长沙太守孙坚外,多数都是他袁家门生故吏,袁家宗亲就有三人,除了袁本初,我想不出何人堪为首领。”

    沮授再次叩首,说:“袁本初生性好贪小便宜,见不得别人比他能干,其人身上,固执、愚蠢、狂妄等诸项用兵大忌结合得如此完美,堪为当代第一反面教材。从他这次勾引董卓入京就可以看出此人的愚蠢,狂妄。主公若去,听不听他号令?”

    刘备低下头,无奈地回答:“既尊他为首领,如何能不听他的号令?”

    沮授连连叩首:“主公,青州五年大治,户有两年之粮;青州铠甲,甲于天下;青州兵器,若论锋利,天下罕有胜者;天下车马皆出自我青州;天下琉璃皆出自我出云;天下好瓷,皆是我广饶烧制;京师绸缎布匹,半数出自青州临淄;天下金饰,八成出自下密(刘备担任着下密丞);至于鱼虾海货,弓弩箭矢,铁器铜器,我青州样样出产,青州百姓之富,甲于天下。

    主公这几年,极力向外人隐瞒青州的富饶,甚至外人进入青州难于登天,可是,主公一旦与袁绍合兵,主公能保证瞒的过袁绍,瞒的过同举义兵的各路诸侯吗?”

    张飞撇了撇嘴,终于找见由头,插话说:“已经瞒不过去了,鲍信那小子,连招呼都不打,就带走了我们两个新编泰山军团,等他到了河内,天下都会知道:青州兵甲,胜于别处。”

    沮授再度叩首,说:“主公,我知道勤王戡乱乃万世之美名,主公身为汉室宗亲,参与讨董当义无反顾。可是,若与袁绍合兵一处,以袁绍之贪鄙,朝问主公要铠甲,暮问主公要兵器,中间再问主公要钱粮财物。这些,都是打着勤王戡乱的旗号索要,主公给是不给?”

    刘备愤愤不平的答:“岂能不给”。

    沮授再问:“袁本初拿到这些物资,是否会给予主公钱物补偿?”

    刘备悻悻地答:“他若给我一个铜板,他就不是袁本初。”

    沮授问:“那么,这笔费用谁来负担?”

    刘备默然。

    沮授头俯在地上,连连叩首,说:“主公,下臣冒死进言,汉政糜烂,刘姓已失天下民心。主公家世,乃汉室远亲,就是天下重定,主公也万万当不成天子。主公主政青州,青州大治,下臣处身其中,深感欣慰,此诚为治天下之资也。可是,青州之治如何能广及天下?下臣追随主公多年,此刻天下大乱方兴未艾,诸侯割据,眼看就是。下臣对前途深感迷茫,还望主公早定方略。”

    此话一出,有心人都屏住呼吸,等待刘备的答案。

    沮授这话分明是鼓动刘备,做出谋取天下的计划。这些属下们身在青州多年,青州的富饶与秩序,让在座的官员甚为自傲。但是,沮授这话让他们明白,以自己主公的家世,想要登基成为皇帝绝无可能。那么,青州之治如何能广及天下?更进一步说,众人如何能在前进一步,为家族、为自己增添更多的荣誉——就等刘备回答了。

    但是,汉室统治400年,虽然很多士子对汉政绝望,可乡野之间,仍不乏朝廷的拥护者,此时此刻谈这些,沮授太性急了吧。

    关羽响亮的哼了一声,脸露忿忿之色,迈步上前,按剑看着沮授。刘备目光灼灼,盯着沮授,怒声答:“子正,何出此言。刘备在,汉室在。”

    沮授坦然无畏,以目光回击刘备。

    气氛正在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