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商业三国 >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八节 小战


    的连番应对下,两大名将于禁和徐荣的败亡,已不可避免。

    鲁肃是东吴四英将之一,可是,历史上总是把他与另一四英将周瑜书写为羽扇纶巾的文人。这是因为中国的历史从来都是文人书写的,文人门觉得手掌重兵千人俯首,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为了防止武人垄断这一yy事业,他们总喜欢把武将说成是大字不识的武夫,好让人们觉得战争不需要专业知识,甚至不识字也能胜任。如此一来,他们就有充足的理由纸上谈兵。

    至于特别有名气的武将,文人们也有办法对付,那就是:把他们说成是文人,往自己脸上贴金,给自己瞎指挥创造理论基础。在这样的文风下,周瑜、鲁肃成了文人。近代的山东军阀韩复渠,就被文人糟蹋为大字不识的莽夫。而实际上,韩复渠是保定军校出身,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北洋军人。

    文人的这种不顾事实的歪曲,让历史上有识之士都大为头痛。在此之前,曹操在兖州提拔重用出身于社会下层的文人武士,实行“唯才是举”的主张,打破了两汉以来奉行的“德行”和出身门第的传统思想,也引发兖州世家大族和士大夫强烈抵制。

    曹操是个刚烈的人,不像刘备——在实行政策前已利用黄巾将异己势力赶出青州,在其后又假借刘布叛乱之名大肆清除反对者。对于那些只尚空谈、一无用处的文人,曹操懒得纠缠,举起了刀,杀了功臣之子、挂名九江太守的名士边让,并屠其三族。

    然而,儒士们成事不足,败事却绰绰有余。曹操屠杀“名士”的行为,让兖州暗流涌动,反对曹操的势力在文人有心的歪曲下,越来越嚣张。

    曹操的巨平没待多久,接到了后军与中军败亡的消息,于禁率残兵3万奔回,徐荣下落不明,其余的7万士兵或死或俘,此刻,曹操虽不想战,也由不得他不战——牟县的北海、泰山两郡二十一军团已转道进入梁父山,据巨平不足百里(汉里),第三军团乘胜进驻蛇丘,黄忠追兵已至博县,田丰带领的齐国、济南郡的三十四个军团也赶到了战场,前锋已与黄忠会合。

    “三面合围,若不一战,恐怕难以脱困”,于禁战意昂扬:“主公,青州兵都是临时征召而来,而我军士卒久经训练。若我军背依坚城巨平开城一战,手下20余万军马,不见得就会再败。”

    这些士兵都出自于禁训练,龟山一战,鲁肃驱赶徐荣败兵挤压于禁阵势,让他败的心不甘情不愿。如今,青州兵三面合围,看似不可抵挡,可是在古代的通讯条件下,三面军队不可能同时发动攻击。

    于禁的打算是:背依坚城,各个击破三面来敌,打残的军团可以随时撤回城中整编,然后再出城作战。如此,交替上阵应付民壮组成的青州兵,胜败也在两可之间。

    “巨平城中尚有数万民夫,我们尽征民夫,加上少量人马守城,主力出城抢先攻击梁父山的军队,这支军队兵力与我军相差不多,以我军的战力,必能一鼓而下。然后,我们回军休整,再择机击破北方、西方之敌,此战尚有六分胜机。”于禁继续补充说。

    曹操是个喜欢冒险的人,有一线希望就奋斗不休,听说尚有六分胜机,大喜过望,嚯地站了起来,准备发号施令。

    “不可”,郭嘉急忙阻止:“文则(于禁),你这番理论甚佳,可你忘了,巨平原属刘备治下,刘备控制人心深有一套,其治下百姓刚烈异常,所以,我们不能以平常郡县看待巨平。一旦我军在城中失去优势兵力,恐怕再也回不到城中。”

    曹操得郭嘉的提醒,稍一考虑即下令:“既然如此,乘敌军未至,我尽屠城百姓,以安后方。”

    郭嘉犹豫了一下,再度劝说道:“主公,泰山原属兖州治下,故此我军进入,抵抗并不强烈。若是主公开始屠城,今后恐怕难以治理泰山。另外,刘备对其子民极为护短,一旦我军屠城,就与他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我认为,若我军没有取而代之的把握,还是留下退步,以待今后图谋。”

    曹操凶狠地瞪着郭嘉,问:“奉孝(郭嘉),依你之见,今日之战该如何处理?”

    郭嘉树起了几根手指,道:“泰山原属兖州治下,我军进入泰山,不过是行使自己的统治权,刘备此时出兵干涉,与理不合。主公可遣人送信一封,斥责刘备逾越,以此瓦解敌军士气,迟缓敌军进兵,另外,我军可选取精兵急进梁父山,先机破敌一路,以此打开局面。”

    信件送至博县,黄忠不敢做主,急转送后面的田丰。

    田丰阅信后,淡淡一笑:“主公常说奉孝之计鬼神莫测,让我们加倍注意。如今看来,奉孝痴守腐儒的仁义道德,与我们已不是一个层次。来人,写信回答他……”

    书吏扑好了纸笔,田丰朗声高念:“真理总在弓箭射程之内——泰山属于谁,由弓箭做主。你以军加于我,我以军迎之。谈什么大义,好笑!”

    说完,田丰一挥手,命令道:“传令右翼第三军团鲁肃、左翼北海军团管亥,军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