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商业三国 >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二十五节


    高顺虽是后入城,但却后发先至,赶到城中心,对面,周瑜带领的并州固山军团渐趋渐进,士兵们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嗓子里憋好了欢呼声,就等双方会合的那一刻。

    远远地,高顺向周瑜伸出手,嘴角蠕动,欢迎的话已到了唇边——豁然间,三声清越地“嗡……嗡……嗡”声响起,那每一声都落在马蹄与脚步的间隔中,似一个人背手而立渐行渐进的脚步,一声声落在人心坎里,直指人心。

    高顺愕然止步,周瑜侧耳细听。

    几声细碎的琴音接踵而至,仿佛在低声倾诉,如诗如梦的琴音是从街边一格紧闭的门扉里响起,琴音中包含着一个满腔悲愤的人压抑不住的苍凉。

    那时,初雪过后,蓝蓝的天上飘着些轻絮般白云,无人的大街刮着些微风,冬日的阳光慈爱地撒在士兵身上。那并不是一个电闪雷鸣的日子,那是一个懒洋洋的下午,随着琴声响起,清风、流云、松涛、月色、水光、干戈,杀伐扑面而来。

    音乐的节奏大起大落,忽婉转,忽雄奇。时如金石裂帛,时如秋风萧瑟,草林皆兵;时而骤风暴雨,山崩地陷;时而猿啼鹤唳,泉声呜咽;其怨恨凄恻之处,如幽冥鬼神之声,邕邕容容,言语清冷。及其怫郁慷慨,又亦隐隐轰轰,风雨亭亭,纷披灿烂,戈矛纵横。其变化之强烈,令听者感到内心冰炭交加,瞬息之间体验升天坠地。

    琴音渺渺而绝,大街上,士兵驻枪而立,听得如痴如醉。琴音过后半晌,士兵尚不敢大声喘息,唯恐惊扰琴声。

    高顺惊问:“人何人?曲何曲?”

    门扉紧闭,无人回答。

    周瑜与高顺忽视一眼,提气扬声问:“曲可是《广陵散》,人可是雅乐郎杜夔杜大人?”

    门中传来“仙翁”,“仙翁”两下琴声,似在赞许。

    杜夔,汉灵帝时任雅乐郎。最擅长演奏的是《广陵散》,嵇康就是从他的儿子杜猛那里学得此曲的。他所传的旧雅乐四曲《鹿鸣》、《驺虞》、《伐檀》、《文王》至晋犹存。曹操喜欢歌赋,《三国志》注引《魏书》说他“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董卓迁都,洛阳大乱,杜夔投奔曹操,被任命为军谋祭酒,参太乐事,令其创制雅乐。

    史书《乐记》认为:汉代以前,琴曲的传授完依靠口传心授。到了汉魏之交,随着曹操、曹丕父子两代努力,最终由著名音乐家荀勖完成了音律的制定,中国从此有了严格的音律。

    悲愤的曹操下了城头,半路拐入杜夔府,感同身受的杜夔为他弹起了名传千古的《广陵散》。这是一曲歌颂古代义士的悲歌,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

    按照所述,《广陵散》最初的名字应该是“聂政刺韩王”,是在楚地(广陵)流传的楚韵。它讲的是,聂政的父亲是韩国造剑工匠,造剑误了工期(违反合同法)被韩王所杀——当时的法律如此。韩王爱听音乐,为了报父仇(挑战即成的法律),聂政出外学琴,离家漆身,吞炭变嗓,毁容缺齿。学成之后,他在韩王宫外弹琴,引得韩王召聂政进宫,聂政将刀藏入琴,当韩王聚精会神听琴时,拔出刀来刺死韩王,然后自杀。

    聂政应该是中国最古老的自杀袭击者。但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史记》记载,聂政刺杀的是韩相韩傀,不是韩王。他父亲的死,判决者和执行者都不是韩傀——一个小工匠轮不到相国亲自判决。同时,韩傀也不是那条法律的制定者。

    这首乐曲的灵魂是“仇恨”,为了宣泄仇恨,聂政不惜离家漆身,吞炭变嗓,毁容缺齿。这正适合曹操当前的心境。音乐声中,曹操心中一片宁静,脸上无限祥和。眼前仿佛有满池睡莲在悄悄开放。他眯着眼睛什么也不想。什么是凶恶?什么是狰狞?什么是死亡?那金属的撞击声做着回答,那是慑人魂魄的声音,那声音将他的身形幻化成一团光芒。

    门外,高顺跳下战马,顺手把发呆的太史慈也拽了下来,低声道:“城内有大雅之人,诸军不得放肆。传我令:命令军士们牵马而行,立即退出城外。”

    周瑜死命点头,附和道:“向下传,命令士兵们放轻脚步,立即出城扎营。”

    青州兵令行禁止,调转方向,放轻脚步,在太史慈的引领下,加快脚程自东门出城。

    等众人皆已散去,高顺与周瑜相视一眼,冲紧闭的门扉深深一鞠躬,转身离去。

    门内,“铛……铛……铛”的三声琴音直冲云霄,一个苍老的声音随后传来:“来者可是蔡琰之夫?”

    周瑜差点笑出声来,这个杜夔真是门缝里看人,高顺堂堂雷骑统领、青州第一将、出云属国伯爵、迁安城领主,又号称“天下第一破阵勇士”,杜夔问起来,只淡淡地说——“蔡琰之夫”。

    蔡邕所作琴曲“蔡氏五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这组琴曲和嵇康所作的“嵇氏四弄”合称“九弄”。隋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