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商业三国 >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五十三节


    ,惹火了他,连皇帝的御林军士兵都敢打,为此十余年不得升迁毫不在意,而刘备的武力据说与天下第一将吕布交过手,未尝一败,如今他近在咫尺,万一他一时火起,动刀动枪,一群文臣怎能抵挡?

    刘备丢下孙权,绕过他的椅子,面对孙氏诸臣,平淡的告诫道:“各位,别再信所谓通权达变那一套,这世界上,只有偏执才能成功。只有坚持自己的主张,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的原则,坚忍不拔的向自己的目标努力,才能实现杰出。通权达变,到最后要么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俗人,要么是背信弃义的畜牲。诸位皆是江东翘楚,别把畜牲道的主张当作人生原则。”

    说完,刘备招手唤过孙翊,拉着他的手扬长而去。

    三日后,刘备整编队伍,跨河在长江北岸登陆,直奔六安国。此时,自青州来传讯的孙军探子方才赶到。刘备走后,孙权为了自身的安,不顾部分臣僚的劝慰,坚决解除了青州属臣的职务,其后,孙军虽然意图振作,以防范刘备,然而孙军的军制属空降而来,下层军官一走而空,军队已趋于瘫痪,年底之前别想有所作为。

    至于青州文官,多数在青州有家有业,除了官员监察制度以外,他们尚有一层宗教的道德约束,相对于本土官员,他们较少具备贪污习惯,契约精神主导下,他们对本职工作的义务感很强,本来,也是为了到扬州挣取些功劳,以便回青州进爵,安享晚年,故此,这批青州文官大多比较爱民惜民。当听到自己的主公准备在荒野之地立足后,他们有意无意的煽动属民,追随他们而赴六安国,短短半月间,六安国从不足百户、城狐社鼠出没的荒野之地,变为一个具备五千户的中型县城。

    营寨设立后,刘备军士兵立刻用混凝土浇筑营房,营区所有房门面向中心,外层营房呈弧形,八条大路呈八卦状,一层层、一排排房屋排列成一个个同心圆,圆心是刘备的军议大厅与孙翎的府衙。

    营房建好后,刘备竖起了自己的熊旗,带领侍卫四处深入乡间,检查居民户籍状况,等到吴地的青州属官到来后,一切走向正规。文官考核中本有屯田制的考题,依据官位大小、阶级差距各级官吏迅速归位,整个政府运转起来。

    “苗床上的秧苗长到一寸许再开始间苗、插秧,垄要成行,秧苗透气透水,排水沟必须挖直,不能含糊。这些稻种可宝贵了,我打倭国总共才抢来了五船稻种,这地方就有两船,每一粒稻种可都包含着将士们的鲜血,千万不能浪费。”刘备蹲在田头,循循向几个老农教导着,孙翊蹲在他身边,不耐烦地看着刘备。

    这几个老农都是吴地青州属官搜罗来的庄稼好手,一到六安就被刘备任命为典农史,负责教导各乡县农民,采用新法种粮,刘备更是亲自走上田头,向老农传授新法种稻技术,稻田的泥水里。几个老农浑身哆嗦,两脚发软,仍不住想跪下去,要不是青州官员提前交待青州不尚跪礼,老农们早跪倒在泥水里叩起头来。

    “你们记住,今天所学的,一定要把你们的技术传授给乡民。你们想在都是朝廷官员了,拿朝廷俸禄,今后不靠种粮为生,所以别隐瞒你们的技术,悉心教导给乡民,秋末我要考察,谁不努力,我就撤了他的职,让他回家种粮去。”刘备话说到后面语气渐渐严厉,扑通几声几个老农跪倒在泥水里连连叩头,刘备跳了起来,侧转了身子,避开老农的行礼:“青州惯例凡人只向神灵与先烈叩首,我不是神灵,你们向我叩首,咒我死吗?”

    几个老农连滚带爬地站了起来,泥水淋漓,这是刘备第一次在行礼的规则中去掉了天子的位置,而后,刘备数年没有亲自入朝纳贡,随后,“天子面前也不跪”成了青州惯例。

    刘备温言软语地安慰着几名老农,拉着孙翊的手,继续前行。等刘备唠叨完毕,孙翊好不容易得到空隙,乘机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叔父,六安四处皆敌,你为何不先荡平四境,再安农耕作。还有,叔父是来讨伐袁术的,为何滞留六安,大军每日里只是挖水渠修路,不先前开进。”

    刘备叹了口气,孙翊毕竟是世家大族出身,不知道农事艰难,误了春耕农时,农民一年的收成就要泡汤,政府必须想法养活农民整整一年,才能渡过难关。

    “我刚才交给你的,是治国之术。你可要记清楚了”,刘备叮咛道:“农为国之本,农安则粮丰,粮丰则兵足。足兵足粮,国不可轻晦也。六安四战之地,土地肥沃,守住它,就守住了一个大粮仓。要想在这四战之地立足,就必须足兵足粮,使百姓知道幸福生活之不易,使勇士皆有奋战之心。这是政治上,我军必须缓攻的原因。

    军事上的原因嘛,我军孤军深入,若无一个坚固的后勤基地,不可持久,所以,我必须等待此地百姓稳定下来。才能攻击。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必须为你建一块立足之地,才能让你真正在九江郡立住脚。此地,就是我为你建的粮仓,等我规划好了,这里还会成为你的兵库。你要野心大点,这里就是争霸天下的资本,你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