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商业三国 >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五十四节


    允许部分以军粮支付。由此,来往六安的武装商队一波接一波,源源不断地进出六安,周围诸侯不知究竟,以为刘备不断在增兵,立刻开始厉兵秣马,战栗的等待刘备铁拳的击出。

    在众路诸侯恐惧的等待当中,刘备懒洋洋的呆在六安度过了夏季。他整日里出末于田间地头,拉住老农唠叨着家长里短,一旦获知谁有亲戚在别处,不管他是孙权、袁术还是刘表辖境内的居民,刘备马上诱使百姓带口信给自己的亲戚,招他们来六安一带居住。

    孙翊曾担心外来居民过多,会混入各路奸细,或者由于六安地少,如此疯狂的搜罗农户迁入,最终会导致地少人多,引发冲突。刘备轻描淡写的解开了这两个难题:“六安,巴掌大的地方,汇集了如此众多的青州的江南属吏,他们熟悉当地民情,在治理不好这块弹丸之地,对不起我多年的教导。等秋收忙过之后,我让他们开始建保甲制度、组建乡民卫队,那时,当地的治安状况将会大为变更,外来的奸细很难四处活动,便是正有几个奸细,他们的消息也不宜传出,怕什么?

    至于地少人多问题,三公子我们的疆域还不止六安,对面还有一个九江郡,顺江南下还有一个马鞍山。愿意做工的可前往马鞍山,挣钱回家;愿意种地的,今年冬季,我出兵打下九江郡,他们正好可以随大军行动,在明年春耕前获得九江土地,不无春耕农时。贤侄啊,每走一步,你必须想好处理这步棋走完之后带来的种种后果,这样才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百姓也不以为苦,这才是治政之术。”

    在刘备一边教导孙翊,一边巡视田间、安排农活的时候,曹操终于耐不住了,新加盖丞相印绶的讨贼诏书从洛阳传递到六安,诏书容许刘备在所占领地界内自筹军费、自任官员。获得刘备的肯定后,曹操大军兵出潼关,开始对凉州残余势力进行扫荡。

    刘表为求自保收容了张济之后,唆使张济军马向司隶进攻,意图断了曹操西征兵团的归路,达到消弱曹操的目的。早有准备的曹操亲自出兵,在南阳郡宛城与张济大战。初战失败,曹操再战,又败,曹操收拾兵马,第三次出战大败张济,张济被迫投降,南阳郡不再归刘表管辖。

    张济的西凉骑兵是南方罕见的兵种,养活一个骑兵相当于养活二十名轻甲部族,南方的诸侯即使有财力,一时半时也买不到那么多的战马,这正是张济部队最初几次大胜曹孟德的原因。然而,张济部队凶残,与百姓间关系并不和睦,遇上坚忍不拔的曹操,屡败屡战,张济兵员补充断绝,士兵越打越少,曹操则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兵员补充,从青州购买甲仗、武器,装备士兵,最终胜利的天平向曹操倾斜。张济率领的这支凉州强兵,败在了中原那群才放下了锄头不久的农民手里。

    这世界上,只有偏执才能成功,若没有曹操执拗的屡败屡战,哪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曹孟德收降张济之后,大摆庆功宴,酒酣耳热之际,乘醉大赏手下谋士荀攸:“我当时出兵大战张济时,公达劝我要谨防青州刘备,乘我兵力空虚时出兵,吾笑而不答,坚持出兵,扫平张济,而青州未有丝毫动作。我现在告诉你们原因:刘玄德君子也,他以忠信教导手下,其人也最讲忠信,我出兵为国讨贼,事先又以诏书的形式通知了他,其人必不会乘我之危。

    我今日不能不佩服玄德公老谋深算,他出兵嵌入六安,却又举兵不前,一方面牵制刘表,让他不敢轻易增兵;另一方面警告袁术,打消了他搅局的念头。最重要的是刘备驻兵六安,孙权若举兵北下,就会担心刘备误解,惹来刘备力攻击,三路诸侯战栗不敢北向,吾才有今日之大胜。

    来人,向玄德公报捷,他自会明白我的意思,各位,让我们为袁公路的覆灭举杯庆贺!我得胜大军回去后,立刻进驻豫州,截断袁术北归之路,你来我往,我们也为玄德公助一臂之力。”

    曹操再次举杯向荀攸道谢:“国有诤臣,则必兴旺,公达,当初劝解我防备刘备,此为国也,我再次谢谢先生,望先生今后常常提醒。”

    荀攸逊谢不已:“攸不识人,以至于错判形式,幸赖主公明察,不至于因为我的胡话畏首畏脚贻误战机。惭愧!”

    曹操大笑着,开解道:“公达,当初我与玄德勤王,同在洛阳,以玄德的军势独占丞相之位,我等哪敢有异议,可玄德公竟举国想让,扶持我登上丞相之位,驳回圣上诏书,以维护丞相权威,凡此种种,我内心感激。

    方登丞相之位时,我尚有与玄德公争雄之心,而今,午夜梦回,思及玄德公所作所为,真君子也,其所行之事,虽世人皆耻之为言必争利,吾固明白玄德公所争者百姓之利也。

    公达,你写家书的时候,告诉你叔父(荀彧)一声:曹某,对玄德公心服口服,玄德公托国于我,吾必不负他的众望。十年期满,我卸任之后,必去玄德公府上遍尝天下美食美酒。”

    酒桌上提起美食美酒,众人都发出意会的微笑,垂涎欲滴。刘备好吃之名,人所共知,许多新奇的食物和吃法都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