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商业三国 > 第五章走向统一 第六十七节
    刘备走回到桌案前,翻动着手里的文件,回答:“曹操性子多疑,我坦然把这份表章给他看,他反而会以为这是诱饵,必定会拿出这件事情与谋臣们讨论,等他把这件事情前后因果了解清楚之后,他就会对青州的体制有更深的了解——上位者有上位者的责任啊,曹操本人与曹营诸将经过这一事件,会更加深刻的理解到百姓的爱戴是怎么来的。”

    政府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做错之后千方百计的掩盖真相,国人的“内圣外王”的教育,让大家习惯于领袖必须是十十美、毫无瑕疵的,臣下对其只有唯唯诺诺的份。青州这份表章一定会颠覆曹营诸将的固有思维,让他们意识到,只有坦诚才能取信于民。官府不必掩饰错误,只有对百姓坦诚,官府才在百姓中有信用;此外,英雄人物只有回到人间,有血有肉,才会让百姓争相效仿。

    这道理或许他们初始并不理解,但只要埋下种子,慢慢的让他们去捉摸,而后……

    “道德的楷模树立的越是完美,越会让百姓无所适从,越会让世人觉得说一套做一套的实用性,榜样也就没有了效仿的意义。”刘备晃动着一份表章,意味深长地说:“佛教是个好信仰,可是,我们文化中总有化神奇为腐朽的力量,这么好的信仰,到了执行人手里,却是招摇撞骗的幌子,慈悲成了骗取信徒钱财的口号。修行在于修心不在于修身,心不善,嘴里颂什么经文也无用。”

    鲁肃接过刘备递来的表章,草草扫了一眼,问:“这份表章是秣陵督尉(民兵指挥)十日前送来的,主公一直压下没有回复。现在曹操已经表态了,徐州的事大局已定。对于尹东大教宗召集教民准备征讨笮融的事,主公有何打算?”

    刘备面沉似水:“我口述,你写信给尹东大教宗,就说:赵昱非我教民,现在他又是徐州官吏,你以何身份出面发动教民讨伐?教民与教民之间冲突,搞不好成为宗教冲突,这样的事,不应该由你我开始。责令,此信函到达之日,立即解散武装,禁止越过雷池一步。”

    鲁肃满腹惶恐,战战兢兢的书写完这份对大教宗措辞严厉的信,加盖刘备印绶后,火速遣人传往秣陵。

    等鲁肃收拾好笔墨,刘备起身离座,背着手踱了几步,说:“当前三件大事,徐州的传承问题;攻打袁术的问题;秣陵教民的事情,前后两件事都已经解决了。子敬,你说我们是否该加快步伐,攻下寿春?”

    鲁肃走到刘备桌前,翻捡着桌上的信函,答:“九江郡各地官员都已上任,寿春亦已成孤城,依我看,现在发起攻击也未尝不可。寿春城墙不过是个土垒(至明朝西安城墙才改为砖制,随后国各地才兴起了砖制城墙的习俗。),这种土垒,我们调集投石车集中一点轰击,破城不成问题。但我担心的就是,寿春城被围多日,万一城内有瘟疫怎么办?”

    刘备托着腮,沉思着:“南方雨水多,夯土垒成的城墙都不牢固,寿春城城破易,入城难。或许,我们还是按原来计划,再等等,等到冬天疫病发作减少,我们再入城?”

    刘备说着,无奈的摇摇头,说:“寿春战事未完,而元老院又措辞如此严厉,我若不赶快回去,怕是青州要吵翻天了。唉,两头都是事呀。”

    门外阵阵喧哗,典韦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报告道:“陈到自寿春来急报,袁术弃城而走,引领家眷向义城逃窜,周瑜正率军追击。不过,袁术前锋在离义城三十里处,转道向北突围,周将军传信,希望主公配合出击。”

    厅内两人很平静,似乎早有意料。刘备轻轻的扬了扬眉毛,示意典韦招呼陈到进来。鲁肃则劈头便问:“寿春城内情况如何?”

    陈到行了个礼,回答说:“城内疫病发作,已成鬼蜮,我军不敢入城。周将军依照主公先前所命,封堵了四门,不过,已有部分百姓乘乱出城,我军正在四处搜捕。”

    “果然如此”,刘备恨恨地说:“城内一定死了很多人,为什么单单袁术不死。”

    陈到答:“据说,疫病初起之时,袁术曾举行了一个祈天仪式,向城内百姓借寿,每人借取一年寿命。城内有十数万百姓,若真借寿成功,袁术该有十万岁寿命。后来疫病大爆发,城内百姓都说,袁术祭天时捣了鬼,不是借了别人一年寿命,而是将别人寿命部借去,所以,城内居民才大量死亡。”

    鲁肃摇头,刘备满脸的讥笑:“人寿几何,一方面是父神恩典,另一方面还要取决于自身的健康水平——袁术能活十万岁?传我的命令,务必击杀袁术,我倒要看看,十万岁的袁术死不死。”

    鲁肃在旁建议道:“还是让军医们迅速入城,防止疫病蔓延。此外,一定要将那些流窜各乡的疫民隔离起来,还需紧急下达命令,各乡县紧密控制水源,发现尸体必须立刻焚烧,焚烧之后再在深埋,所有接触尸体的人必须隔离。”

    自青州发现伤寒杆菌之后,青州官员对疾病的认识迈上了一个大台阶,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瘟疫的大规模爆发与人的道德无关,而是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