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春秋小领主 > 第二章 日志三·我在春秋偷着乐
景公后某年,什么意思?春秋人不太好相处吧……天呐,我怎么活下来?”

    春秋是什么时代,《过秦论》中说这是个“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不可胜数”。

    也有人说这是个最璀璨的时代,中华文明有一半以上的成语出于这个时代,而中华文化在随后的几千年当中,不过是反复重复着春秋时代几个大思想家的论述。

    这是一个孔子、老子、墨子、管子生存的时代。

    嗯?孔子、墨子、老子现在出生了没有?这可是个问题。

    我努力回忆着模糊地时代知识:嗯,这时,阿基米德应该已建立了物理学体系,或许已建立数百年了吧。那么,初中物理学课本上所学的力学、光学等内容,应该完善了。

    啊,柏拉图建立的哲学体系也应该完善。而柏拉图弟子色诺芬所建立的经济学、以及他基于希腊雄辩术基础上所建立的逻辑学也已完成……还有,三角函数、微积分概念诞生。而化学,其体系早在千年前已经出现,但正式的名称,需等到亚历山大大帝出生才能确定……

    我脑海中拼命回忆着关于春秋时代的一些记忆,却记不清那些大事的具体年代。或许,我刚才所记得的东西并不精确……当时,身为赵武的我并不知道自己所记忆的历史知识多么荒谬,这时代远比我想像的还要原始——我所记忆的那些希腊历史人物,他们的祖爷爷还没有出生。

    此时,我耳中听到对方反问:“公子原先住在哪国?”

    豁然间,我一下想通了——这是春秋,这是个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这时代,信息交流基本靠言传身受。耳朵没听到的事情,也许他一辈子也不知道事情的发生与结束。而历史书中所说的“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既是说:这是一个小国林立的时代;也是说:当时的语言文字很混乱。

    啊,如此说来,这是个穿越人士最好隐藏的时代,由于信息交流不畅,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根本无法了解五里以外的人是如何生活,所以,即使一个人装束再怪异,所说的语言再怎么诡异,也不会引起他人的怀疑——因为他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穿越是怎么回事,记得论坛上曾经讨论过穿越的内容,有一个灌水者曾谈到“疑似穿越者”公输班的事迹——这公输班也就是鲁班,曾被誉为“木匠的鼻祖”,他在春秋时代制作了一只能飞翔的鸟,他父亲骑上这只木鸟后,从鲁国飞到了吴国。

    如果这段记述是真实的话,那么公输班在春秋时代就造出了依靠人力驱动、能飞翔千里的木制******,他或许是个典型穿越人士……接下来,他父亲的遭遇反映了绝大多数穿越人士可能遭遇的状况——从木鸟上下来的公输班父亲,被当地百姓当作“妖人”活活烧死。

    无数穿越人士前仆后继穿越到古代,因为显得与古代人格格不入,大多数被古人当作木柴一类的东西就地焚烧,能够活下来的只有那些蔫坏蔫坏的穿越者,他们像鬼子进村一样静悄悄的潜入人群当中,不引人注意的混迹在芸芸大众中,并竭力与这个时代融为一体,侥幸活了下去……

    所以,穿越第一要素是:千万别让自己不像古人。

    不像古人的穿越者,就是古人的柴火。

    想到这里,我平静的拱拱手,尽量模仿古人的姿态,回答:“幸会幸会,在下穿行整个大山,也不知道在山中待了多久,故此想询问阁下,没想到,阁下说的年月不是我们用的记述年月,我竟然推算不出自己在山中待的确切岁月。”

    这番话当然是用古代语言说的,但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这个意思。春秋时代的语言都是些单音节字,很简单,同时也难以理解,为了不与现代脱节,我尽量把古人的语言用现代的意思表述。

    对方拱手,继续询问:“‘公子’原先读过书吧?……看公子的模样,像是读过书的。”

    岂止是读过书,我读书读了十几年,眼看就要大学毕业了。

    听到对方的话,我点点头。

    对方再次拱手:“公子初来我们这个地方,语言不通,不如在下给你帮个忙,我教给公子这里的语言,还有我们的文字,以便公子能够安居下来……只是我有点小事,也需要公子帮个忙,不知道公子是否愿意帮忙?”

    对方提到文字,我这才想起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还有一项功绩:书同文。在秦始皇没有统一文字之前,中原大地连各国文字都不相同,至于语言……现代各地方言都来自当时各小国语言,当时的人说“十里不同音”。

    也就是说:这时,虽然大家都是中国人,但国与国之间的文字与语言完不同。

    我马上冲对方点头:“多谢了,在下在山中不知道待了多久,语言文字都可能与你们略有不同,足下这个忙实在帮的太及时了——没问题,你帮我忙,我也帮你忙,绝对没问题。”

    程婴点点头,一指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