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春秋小领主 > 第九十一章一对翁婿两个乌龟流
去赵城送动员令,我听说韩氏的武士从赵城拉走了数万鸡鸭,还运走上千石粮食。

    韩氏有存活赵氏之恩,我魏氏不敢跟韩氏比,但赵氏刚刚复立的时候,我魏氏也支援过奴仆与农夫,还有大量武士。所以我不要求别的,请赵氏传授我们种植稻米的技术,以及建设鸡随鸭城的技术。以后我们自己动手,养活自己。

    赵武没提魏氏当初那些所谓得支援赵氏的物资是他用东西等价交换而来的魏家虽然是贵族,但这个家族向来有颠倒黑白强词夺理的传统。春秋第一辩手就在魏家,跟这样的人讲理是自找蹂。

    我赵城有一座学宫,这些技术都在学宫里公开教授,绎,厂没有特意对魏家隐瞒什魏修嘲讽:我要是把人送到你的学宫里,那还算我魏家的人吗我听说你的学宫今年设定了新制度,你叫做实习得了吧,别人看不出这里面的圈套。我怎会看不出来呢白给你家干七年,七年里头步步升迁。等七年后,赵家的事情干熟了,官也足够大了,谁还在想回到原来家族

    春秋人不傻。

    赵武继续装傻:我原来只是想,学宫里的人享受我家的优待,吃了我家的饭,总的干点活吧。再说,书本上学的东西,不亲手实习一下,又怎么知道是否学会了魏兄这次倒是提醒了我,,我今后一定努力,让他们都留下来。

    魏修沉吟:你说的也对。我听说那些学子都在你家有免费的午餐吃,你花了大价钱,确实不能让他们一点事不干。啥事不干只清谈,那就成了齐人的稷下学宫这样吧,我魏氏委托你培养的人,我们付钱,他们实习只能去我魏氏的领地,怎么样

    赵武点头许可:那你可占了大便宜,齐策正在运作请稷下耸宫的人来讲学,我家单氏也打算请王氏典藏官员老册过来讲授王室学问,另外,我已经联络好了秦国,明年他们也将派学看来赵城学宫交流。魏氏现在派人进去学习,不仅能学到赵氏的技术,还能学到更多,学到整今天下的知识。

    魏修点头:那就拜托了

    在魏绎跟赵武讨价还价当中,韩起一直没有插嘴,因为韩氏跟赵氏亲密的恨不得典产魏氏的担忧对于韩氏来说完不存在。耐心的等着赵武与魏修做好了交易,韩起这才催促:大军动身吧,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军稍作停留。一路南下,在国都里汇合了出战的上军后,新军又从国家武库里领取了部分军械军旗军鼓,再从军官学挂里领取了足够的士官生,新军归并到出战序列,再度南行。

    晋国的政治格局现在几乎固定,如无意外,对外征战由荀翼负责,韩厥留驻国内,主持国内政务。毕竟韩厥七十多岁了,已经不适合频频出战了。

    荀罂是自己人。赵武的岳父,所以荀罂没有呆在自家的队伍里,而是跟着新军前行。他望着新军的队列,非常满意:过去人常说,魏氏的甲士很厉害,各个粗壮高大,铠甲坚固,武器锋利,如今,两只甲士队伍放在一起比比,显然,魏氏让你比下去了,怎么,赵氏一贯以战马数量多著称。你这次怎么只带了一千多匹战马,刚刚够拉动战车

    赵武憨憨的笑着:这次岳父领军,那我就不客气了。战马这个东西实在消耗过多。我测算了一下,一匹战马每天吃的草料,至少需要一名士兵专门负责。此外,为战马准备鞍具,洗刷战马等等,也至少需要两到三名士兵,核算下来,一名骑兵至少需要三匹备马,需要十人左右伺候,咱这是武装游行,是去恐吓楚国,没必要做的那么投入吧。所以我只准备了一百辆战车,一千五百匹战马,如果需要战车露面,那我就上战车,否则,我就拿出五百骑兵,再多,我也负担不起了。

    荀罂答:楚国人气势汹汹,至今未撤离陈国。陈国的国君去世后,我听说楚国不愿趁着对方国丧继续攻打,向陈国提出停战请求,但陈国却拒绝了,鲁国的贤人盛武仲听到后表示:陈国要亡国了,敌国尊重他们,他们却表现出自己不值得尊重,这样的国家怎么会不灭亡

    赵武是现代人。他看人看物没有春秋人那么样坦荡,他评价说:楚国出现了明智的人啊,确定楚国这一主张的人,今后必将是晋国的灾难。

    荀罂附和:楚国有贤人啊,做事如此坦荡,堂堂正正的让人生不出抗拒心理,怎么会不成为我们的大敌。

    赵武心理阴暗的分析:从出国停战的要求看。楚国可能支持不下去了,他们军队非常疲惫,网好有陈国国丧的消息。他们便趁机提出了停战请把自己的困境掩饰住,还能顺便表现出自己的正义,这就是所谓贤人。的智慧吗

    要知道楚人走向来不讲究礼法的,他们敢问周王室鼎的轻重,对我晋国派去的外交史者。他们非常不遵守礼节的演奏音乐,我不相信他们遇到了陈国国丧,突然间懂得了周礼

    荀罂感兴趣的问:那么陈国又为什么拒绝他们的停战要求

    陈国人看穿了这一点,他们受楚国欺压很久了,他们知道楚国的狡猾,相信晋国的信誉,知道我们一定会出兵救援,所以他们不肯屈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