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明星音乐家 > 第1978章 最爱
秦放歌真正演出的时候,话就变得特别少,完不像他当老师时候那么唠叨,整个人似乎转变了气质,变得高冷起来。

    “《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

    这其实莫扎特1778年为木管乐器所创作的不朽名作,是双簧管的巅峰之作,也是国际双簧管比赛和决赛必奏的固定曲目。

    秦放歌当初作为阅历众多的音乐教师,对此自不陌生,加上他还开了超强的重生外挂,要不然,也没办法将这些经典的作品拿过来。

    对于这首作品的背景,他自然是特别清楚的。莫扎特在这一段时期的作品,比较面而深刻地反映出所谓约瑟夫主义盛的多种幻想,诸如对道德理想的信仰,对正义智慧、美德、爱情必定要胜利的信念等,常常被誉为“永恒的阳光”。他的音乐充满着真挚的温暖,闪耀着自在的乐观。

    莫扎特又是那种人生和生活都要尽情享乐的类型。以肉食为中心的高雅饮食习惯,包括啤酒和红酒,水果果汁冰淇淋,饭后咖啡,还有卷烟雪茄。他总是身着法式宫廷服饰,并喜爱佩戴花边和怀表的锁链。不光是对美丽优雅的东西情有独钟,连洞察人本质的能力也十分出色。

    在他自己写的书信中,这些都有反应,而对于普通观众们来说,电影《莫扎特传》中,对此的描述特别直观。莫扎特喜欢享受生活,花钱也大手大脚,尤其喜欢戴各式各样,五彩斑斓的假发,包括绿色的……

    改编和演奏莫扎特作品,对背景认识是相当有必要的。哪怕别人不清楚,秦放歌自己心底却跟明镜似的,他也不可能做到连自己也骗,就认为这是他自己创作的了!

    这首《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是开朗的快板,奏鸣曲式(Sonata For)Allegro。

    乐曲一开始就由伴奏乐器齐奏出坚定有力、生动活泼、清新欢畅的重要动机。这一重要的动机,也就是主部主题,它贯穿了整个第一乐章,乐章之间连接乐思的发展都依靠在这一动机之上。这段引子相当宏伟而活跃,这在莫扎特的作品中同样也是不同寻常的,它的结构比较自由。

    但秦放歌在演奏的时候,这段乐队部分的演奏,就只能由他自己脑补。读过谱子的肖雨然也能脑补得比较合理些,其他观众嘛,不懂也挺好的……

    真正的双簧管演奏,是在三十一小节的引子后,才奏出一段热情洋溢,跳跃欢快的第一主题。

    听过秦放歌今天双簧管大师班的观众,这会也都清楚,秦放歌的这段双簧管演奏,对吐音、运指和气息的调配都要很高的要求。

    这段富有奇想风格的主题,音乐的变化非常微妙、颤音、装饰音、断音,运用得妙不可言,非常合情合理。

    原本这些都得益于莫扎特这位伟大的作曲家丰富天才的音乐经验及对木管乐器特性的了解。现在嘛,这些赞誉和夸奖,都落在了“秦放歌”这位作曲家也是双簧管演奏家身上。

    接着第二主题优美流畅,妩媚多姿的独奏旋律出现。

    两个主题都是单独分别由乐队奏出,构成第一呈示部。第一呈示部有一个短短的结束部,然后独奏双簧管和乐队再协同演奏两个主题,构成第二呈示部。在第二呈示部中,由双簧管演奏的旋律装饰得更加华丽,给乐曲增添了更多的光彩。

    在这里,双簧管的演奏技巧,以主题温和的第二主题引申变化的优雅乐句也在此尽情叙唱出来。

    展开部乐曲的规模不大,实际上只是一个短小的连接部,其中独奏双簧管和乐队相互模仿,相互烘托,遥相互应,为再现部铺路,在这里再现部仍然是由双簧管和乐队协同奏出,只是乐曲的流动速度稍快一些,丰富多彩的旋律还是由双簧管主奏。

    乐章结束以前,精彩的华彩段常常是独奏家们“即兴”炫技的最佳时机。

    秦放歌在演奏的时候也不例外,第一主题在这里得到了高度浓缩,流畅的分解和弦,热烈欢快,充满了无比幸福的欢畅。时弱时强、时慢时快、涤荡起伏,让人眼花缭乱。这个主题完整而清澈的音乐织体造成了连续不断进行的感觉。

    这个乐章充满朝气蓬勃的乐观精神,又以典雅的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充分发挥各种华丽的演奏技巧之后结束。这个乐章,给很多观众们的感觉,就像是无忧无虑的人们充满激情,享受生活幸福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第一乐章时长约十二分钟,这长度,已经比之前大号协奏曲的曲还要长。

    第二乐章是不太慢的行板,F 大调3/4拍。

    与前面多彩的第一乐章相对比,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是一个抒情优美不太慢的行板乐章,F 大调的主部主题温文尔雅,略显宁静和庄重。

    富有魅力的抒情诗般的旋律,同前一个乐章多少有点形象对照,仿佛是春天般的清新和恰如其分的恬静,没有停息的波动在自由地起伏,柔和如歌的曲调在从容地流动。他使用长倚音的写作手法,去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