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明星音乐家 > 第2005章 难度拉满
小时的正式课程,这些“天才”学生们,在秦放歌这个根本不是人的家伙面前,就跟普通人差不多。

    好在秦老师很矜矜业业,从不出言打击人,反而是各种勉励大家,争取做得更好……

    看吧,秦放歌的示范演奏可是非常轻松惬意的呀!无非就是要求心到手到而已,他最主要的,也还是强调对音乐的理解,所有的演奏技巧,包括他重点说的细节,都是在理解作者想要表达意图的基础之上。

    还是那句话,如果心中没谱,又怎么能指望演奏出打动人心的音乐来呢!

    秦放歌是最不喜欢那种不带脑子的练习,可偏偏,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时候……

    他对学生们的心境也是了解得很,跟朋友同学说不想出去玩,要练习,但练习的时候却心不在焉,事后又各种后悔惭愧。

    大师班的课程,一直持续到十点半,但学生们却都没有放松下来,因为接下来的课外作业环节,同样重要。

    秦放歌对他们学二胡的,可是相当不错的!按理说,下午的《独弦操》,《新婚别》就够大家练习的了!可他们不,都还想要更多!

    这不,秦老师也就打算满足他们。

    他也是准备着,早点布置好课外作业,就早点回家休息,都挺累的呀!

    “《空山鸟语》!”

    秦放歌这家伙不话痨的时候,高冷男神范儿也是有模有样的。

    大家对这样名字的作品,都不陌生,灵感大抵就是源自于王维的诗歌《鹿寨》,“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是刘天华的经典二胡作品,《空山鸟语》曲共五段,另有引子和尾声。

    引子慢速带装饰音的八度、五度、四度的大音程跳进,恰似空谷回声,刻划出一种幽渺、静穆的意境。第一、二段的音乐清新活泼,气氛活跃。第三、四、五段运用各种拟声的表现技巧,生动形象,展现出一幅鸟声四起。争相飞鸣的喧闹情景,表达了人们对美丽大自然的热情赞颂。尾声部分再现一段旋律,末句采用分解的大三和弦的上行旋律,明亮有力,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

    演奏难度并不算高,要求二胡演奏者们,能较好运用技术,完整地表现乐曲,音准、节奏无明显失误,音色优美,富于感染力。

    这首作品最大的难度,其实还是在音乐意境之上,这个就是比较玄妙的东西,有那么些只可以为而不可言传的味道。

    秦放歌自己演奏的时候,那种飘逸出尘的感觉就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得到的,仿佛他就是红尘中的隐士一般。

    “《烛影摇红》!”

    同样也是刘天华的二胡作品,是中国式的华尔兹二胡圆舞曲,基调是轻快中见哀伤、欢愉时现无奈、沉醉里出感慨,分明于翩翩起舞、尽情欢乐中见强颜欢笑、抑郁悲愤与亡国破家之痛,具有象征意味,含蓄、内蕴,颇怀警示之韵、忧患之味,是提防沉沦、唤醒沉睡的划时代警示之作。纵观《烛影摇红》的历史文化渊源,忧思难耐、凄清难遣当是其基调,亡国破家、哀挽忧患当为其主题。

    《烛影摇红》创作的年代有其深厚的时代背景,和《独弦操》差不多,是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时候的时候。

    因此,该曲以乐景写哀景的象征标题与旋律也抒写出一种大厦将倾、狂澜近倒、当以警醒的末世感伤情结,潜藏着“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因以涕下”的时代感慨;可谓一首于轻快旋律中透露出忧虑、欢乐场景中体现出哀伤的,表现了美丽的清冷、无奈的欢快、沉重的苦闷与不可预测的亡国破家痛恨交织在一起的,具有象征暗示意味、清冷焦虑情怀的“悲怆奏鸣曲”。其标题是诗意化的,然而融人了悲悯与警示;其节奏是西洋舞蹈化的,可又透露出缕缕忧郁与感伤;其曲式是传统变奏化的,却颇具慨叹与长恨的意味;而题材则饱蘸着深沉的时代觉醒、民族忧患与国家兴亡意识。

    秦放歌这会的演奏,也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只是没办法,直接告诉观众们。也不需要他多做言语,一切用手里的二胡,用音乐来表达就好。

    大家现在也都习惯了,因为二胡最是擅长表达这类的情感。

    可秦放歌还没完,演奏完毕之后,继续加大难度,“《江河水》。”

    这首是根据东北民歌改编的二胡作品,弱女子望着逝去的江河水无助而凄惨的哭泣,似乎那淘淘的江河水就是她倾泄不止的眼泪,非常凄怆哀怨。

    这些二胡名曲,可以说是学二胡的都有去练过的,也有很多的二胡大师名家出过演奏视频录音。

    一首《江河水》,秦放歌又骗得观众们的眼泪无数。

    可他并没有停歇下来,继续布置课外作业,这次倒是难得的多开口说了点,“最后一首,《红梅随想曲》。”

    观众们一听就不简单,二胡随想曲这样的作品,基本也就意味着是大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