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玄幻小说 > 朕有帝皇之气 > 国运之战
营头之所堕,其下有覆军,流血三千里。”

    这个征兆就是说王寻、王邑代表的王莽政权军队必败,王莽政权也就该灭亡了。

    《后汉书》天文志的作者是司马彪,是晋朝时人,要比南北朝刘宋的范晔早好些年。

    这就说明昆阳之战时的天文奇异是由来已久的,后来亡轶了很多“续汉书”,估计这一天文现象都有记载,范晔在编纂时参考了亡轶的史书,才会有这样的记载。

    ————————————————————

    很多人对昆阳之战不甚了解,昆阳之战的意义如何之大?

    此战是奠定了后汉王朝的成立,埋葬了王莽新朝,同时是旷古烁今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其重要性可比肩秦末的巨鹿之战,当代的三大战役,刘秀集团2万(远远不到)打赢新朝42万,其难度系数更比淝水之战、赤壁之战难上加难。

    后汉书光武本纪中记载:

    正当数十万大军志得意满准备围城打援时,“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先是陨石召唤术,白天又看到天上仿佛好大的蘑菇云压将下来,王莽军军士气顿时见底。

    ——————

    为什么有说刘秀是位面之子,王莽是穿越者?

    位面之子,天选之人——光武大帝刘秀

    汉宣帝老来得孙,喜出望外,对孙子千娇百宠。

    宣帝去世后,元帝即位,王氏一门鸡犬升天,一跃而成为西汉末年最强大的外戚家族。

    5年之后,王氏家族又新生了一个小男孩,起名叫做王莽。

    王莽出生之时,王氏已经成了首屈一指的外戚家族。

    他的姑姑是皇后,他的叔父们轮流当大司马(国军队总司令),族里最差的也是将军或者侯爷。

    王莽的父亲和兄长去世的很早,所幸叔叔们都对他非常照顾。

    但真正争气的还是王莽自己。

    那时候的贵族子弟一个个都是纵情声色,骄奢淫逸,无恶不作。

    但王莽却潜心读书,生活简朴。

    父兄去世后,他一个人赡养母亲和寡居的大嫂,抚养兄长的遗孤,对内照顾族内的长辈和叔伯,对外结交名人贤士,堪称道德完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的年轻人很快就被整个社会所瞩目,声名远扬。

    在名声和家族的作用下,王莽20多岁时就被推举入朝为官。

    为官以后他并没有因此骄纵,反而是越发的谦恭简朴,常常将自己的俸禄和财产拿出来,分给穷人,赠给贤者。

    官职越做越高,名声越来越大,朝野上下,无一不知王莽才是当世的楷模,舆论和民意,都坚定地站在他的一侧。

    公元元年(多吉利的年份),王莽受封为安汉公,从此大权独揽。

    他封赏贵族百官,赡养鳏寡孤独,施恩于百姓士人。

    他带头过简朴的生活,贡献出百万钱、三十倾地来救济群众,朝中百官无不效仿。

    第二年国大旱,王莽带领二百多名官员献出自己的土地住宅给灾民,同时大建免费房,令他们得以安居。

    做到这个份上,天下都称王莽为当世的圣人。

    公元八年(更吉利的年份),王莽顺利地接受了孺子婴的禅让,称帝,改国号为新,朝野对此欢呼雀跃,几乎无人反对。

    禅让台上,初始新皇帝按剑四顾,心潮澎湃。

    五十年的辛劳,终于走上了权利的巅峰,终于可以实现自己梦中的理想国了!

    于是,即位后的王莽颁布了一系列匪夷所思而又令人莫名熟悉的命令:

    1,土地国有,平均分配。

    2,废除奴婢制度。

    3,修改官制和地名。

    4,政府参与的计划经济和国企专卖。

    5,改革货币。

    6,政府建立贷款体系。

    7,强迫劳动,消灭不劳动者。

    8,将一天100刻的古计时法修改为一天120刻的新计时法。

    9,修改与周边异族的关系,尤其是灭高句丽,将其改名下句丽……

    (实在忍不住想吐槽一句,您以前和韩剧多大仇?)

    也许这些改革政策会在另一个时空成功,但对于公元初年的中国而言,这些政策并不实际,反而造成了很大的民怨。

    而且,位面力量已经察觉到历史的扭曲,于是从王莽登基开始,天灾不断,民众流离失所,原来对王莽的拥戴也都转变成了对王莽的一腔恨意。

    是时候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真正的位面之子、天选之人即将踏上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