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其他小说 > 宛若一梦 > 14 雪阻归程
且引经据典颇有章法,字写的不是很好,因为性子惫懒,不过为了糊弄爹,她每天也会尽量抽出一个时辰来写大字,而且临摹他的字。

    一开始,承安还不明白她的企图,后来他才知道,因为两人的字越来越像,他帮着她作功课,能轻易骗过爹爹和先生,这才是她的目的。

    她真的没什么耐心,弹出的曲子总会错几个音,可兴致来的时,会弹一段陌生的曲子,他从来没学过,没听过的曲子,却异常好听。

    她懂得很多他不知道的事情,有时候,承安会怀疑她怎么知道这么多,记得她搭建起来的那个高高的房子,方方正正,有数层之高,没有廊柱院子,就是一层层的楼阁。

    承安当时问她:

    “这是什么?”

    宛若瞬间打散,含糊的说:

    “不知道”

    可是承安笃定,她肯定见过那样的房子,因为她的目光那么奇怪,仿佛回忆,仿佛向往:

    “若若,进京后,我让爹爹请个武师回来,教我弓马骑射如何?”

    宛若心里正YY睿亲王,忽然听见承安说了这么句,不禁微楞,抬起头来扫了他两眼,就这副小身板能练武吗?再说,他书读的这么好,让宛若时常有破罐子破摔的冲动。

    自己一个上了那么多年学的知识分子,有时候还不如一个七岁大的孩子,那种挫折感,常人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天才型的儿童,却要去学武,岂不可笑。

    宛若摇摇头:

    “你就好好念你的书是正经,将来考个状元光宗耀祖,学武干嘛?”

    承安看着她低声道:

    “那你怎么总提睿亲王?”

    宛若挠挠头:

    “这是一种对英雄的本能崇拜和好奇,知不知道?”

    “本能是什么?”

    承安发挥他一向不懂就问的原则,宛若这才发现,自己无意中又说出不该说的词儿了,和这小子混的太熟,熟了,宛若有时候就会不自觉露出点马脚来。

    偏这小子是个喜欢较真的,什么不懂就非得问,每次惹得宛若绞尽脑汁去解释,解释不通,就非常不讲理的耍赖。

    这时候听他又刨根问底,不禁白了他一眼:

    “不知道,不许问”

    扑哧一声,王嬷嬷笑了起来,走进屋道:

    “可是前日老爷还夸二姑娘说,眼瞅着大了,都知道照顾弟弟,让着弟弟了,今儿我瞧着,倒像反过来一样。”

    承安略笑了笑,歪头看着宛若,宛若嘿嘿一笑,一叠声的招呼:

    “春梅给妈妈倒滚滚的茶来,外头今日极冷的”

    春梅掀开帘子进来,亲手捧上香茶,又让小丫头搬了个杌凳放在下首,王嬷嬷接过茶坐下道:

    “太太让我过来瞧瞧你们姐俩儿,怕你们白日在车里着了凉,让熬了姜汤吃下去。”

    春梅忙道:

    “奶娘也是怕主子着凉,已经吩咐下去了,等会儿睡前再吃,吃了睡下也暖和”

    王嬷嬷点点头,瞅了眼窗户外头叹道:

    “今儿一早还是好晴的天,谁想晚半晌就阴了,可别落雪,落了雪,明儿可走不了了,耽搁在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怎生好,得了,既是吩咐了,我便去了,那边我还得让人预备下醒酒汤,也不知道爷可吃了多少酒回来。”

    承安和宛若送着王嬷嬷出去,才又回炕头坐下,姐俩说了会子话,宛若便困得不行了,这管驿的炕,烧的倒是热,索性把被褥都铺在这边炕上,睡在这里,比里面暖和的多。

    承安一见,便让春香把他的铺盖也搬进来,说就躺在宛若身边,不用挪动了,省的麻烦,宛若也懒得理他,反正一个七岁的小屁孩,再说还是嫡亲的弟弟。

    奶娘和春梅略迟疑,琢磨着来的时候短,那边的炕却没来得及烧,冷炕寒寝的,真怕病了,索性就应了。

    服侍姐俩儿吃下姜汤便睡了,一夜里就听见窗外北风凛冽。

    一早宛若还睡得呼呼的,就感觉鼻子一阵阵麻痒,撑不住打个喷嚏,睁开眼就见眼前俊秀的小脸,承安用自己的发尾,搔她的鼻尖,见她醒了才道:

    “若若快起来,外头落雪了”

    宛若揉揉眼睛,侧头瞅了一眼外头,映着窗户纸透进来,白茫茫的亮光,春梅领着丫头端了热水进来:

    “可是让王嬷嬷说中了,昨个半夜就落了雪,真是不小,晨起我出去的时候,足足有半尺厚呢,这会儿还没停,今儿咱们可真走不了了,说不得要耽搁几日,等官道上的雪融了,才好走动。”

    宛若一听,一骨碌爬起来:

    “快,快,承安,咱们赶紧收拾好了,去院子里堆雪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