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异明1561 > 第25章 东厂见闻
 可惜在眼下的子字颗,他这样冷硬的形象,反而显得格格不入。

    “朱百户、高总旗。”

    王守业进门先打了招呼,朱炳忠恍若未闻,只那高世良卷起半边邸报,冲王守业笑了笑。

    朱炳忠对谁都冷淡的很,王守业自然也不会去计较什么。

    眼见葛长风自顾自的坐到了书桌后面,他急忙搬了个方凳,规规矩矩的坐到了对面。

    这几天里,葛长风一直在帮他恶补,有关于东厂的各种知识。

    譬如东厂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出自谁的提议、目的是什么、职责是什么、中间曾经历过什么变革……

    再有就是东厂现行的制度、规矩之类的。

    别说,王守业还真涨了不少知识。

    以前他一直以为东厂和锦衣卫,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平行机构。

    可听了葛长风的介绍,才知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厂其实是寄生在锦衣卫身上的存在。

    除了没卵子的厂督,从掌刑千户到下面的番役,名义上都是从锦衣卫借调的人马。

    这也正是陆炳掌权期间,东厂衰落的如此迅速的主要原因之一。

    锦衣卫不肯放人,东厂成了闲散衙门之后,又养不住原有的班底。

    再加上督公黄锦是个憨直的,一贯紧守着宫里的差事,不愿意插手外朝的争权夺利。

    这一来,自是树倒猢狲散。

    不过自从陆炳死后,掌刑千户贺涛就有东山再起的心思——要不然蒋世帆又怎敢自作主张,借佛光舍利挑起厂卫之间的纷争?

    顺带一提,掌刑千户是个职务,可不代表贺涛就是个小小的五品千户,事实上人家的官衔,是正三品锦衣卫指挥使。

    这也属于厂卫系统的历史遗留问题。

    原本设计之初,最高官阶不过是正三品的指挥使,可历代执掌厂卫的,却往往都是皇帝信重之人,官阶难免水涨船高。

    譬如陆炳生前,就是三公兼三孤的身份,堪称是正一品中的正一品。

    再加上历代皇帝,又都爱给勋贵子弟加封锦衣卫的官衔,甚至是世袭官衔。

    以至于眼下厂卫系统里,挂着指挥使官衔的足有三四十人,都督佥事也有六七个之多。

    于是正二品的都督佥事,就只好去干四品镇抚使的差事。

    如此一来,三品的指挥使做个掌刑千户,也就算不得委屈了。

    闲话少提。

    却说王守业正回忆着之前的课程,葛长风就板着脸,将几张宣纸推到他面前。

    “这是……”

    王守业仔细一打量,不由愕然道:“考卷?”

    “没错。”

    葛长风点着头,顺势又把文房四宝推到了王守业面前:“你尽量答吧,能答上多少算多少。”

    这算不算是东厂的入职笔试?

    王守业无语的接过文具,一面研墨一面审题,就见这卷子开头,多是些死记硬背的题目,譬如默写嘉靖十六年版东厂厂规什么的。

    到了中段,则开始出现立足于现实的应用题,甚至是给出几种答案的选择题。

    最后收尾的,却是道算数题。

    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

    问:何日相逢?各穿几何?

    解答这道题的时候,王守业好容易才控制住自己,没把阿拉伯数字和解题算式写上去。

    总体上来说,这套卷子并不难,刨去一些为人处事的抉择,基本上也就是初中水平。

    而王守业好歹也是二本毕业,若非用不惯毛笔,从头到尾都能一气呵成。

    可因为毛笔拖了后腿,他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才终于做完了这套考题。

    拿在手里逐一吹干了墨迹,王守业正犹豫要不要再重新审阅一遍,葛长风便劈手夺了过去。

    “啧啧。”

    刚扫了几眼,他就满脸嫌弃之色的摇头道:“这写的是什么玩意儿?都说秀才看字念半边,你这倒好,缺胳膊少腿儿的,连半边都凑不!”

    还能是什么?

    简体字呗!

    繁体字他倒还能认得,可要说写么……

    王守业陪笑道:“您瞧我这也没正经读过书,都是从隔壁秀才那里蹭来的,认字倒还凑合,写就不成了。”

    “这哪行?!”

    葛长风把卷子一丢,拖长了音儿批评道:“咱们东厂虽不考制文八股,但平时少不了要通传书信,你这……”

    “我说老葛,你烦不烦啊!”

    他正说着,柳泉忽然自外面走了进来,虽然从头到脚收拾的紧陈利落,却依旧掩不住那浪荡习气,而且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