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在古代有工厂 > 第114章 定个小目标(第二更)

    “你怎么净问奇怪的问题?”山先生被他问的有些晕,不过还是如实回答道:“各个地方都不太一样,硬要算平均数的话,中国人均耗啤酒大约72斤样子。”

    大约得知了数值。

    王琛显得很满意,随后,他开始计算在北宋应该开个多大的啤酒厂。

    按照山先生所说,人均每年消耗啤酒大概在72斤样子,北宋通州城大概有二十万人,听上去很少,但实际上对于古代城市来说,这已经是大城市了,毕竟发展起来后的汴京也才一百五十万人口,如今汴京那边估计最多四五十万人顶天了,按照古代城市乡村人口比例大概10%计算,整个通州范围加起来应该有一两百万人。

    王琛折中,按照一百五十万人去算。

    最理想的状态是每年能卖出去5.4万吨啤酒,现实肯定会有点出入,差不多开个年产五万吨的啤酒厂应该可以了。

    “山先生,投资一个年产五万吨的啤酒厂大概需要多少钱?”王琛问最后一个问题。

    山先生给出了个准确数据,“不算厂房租金的话,大概五千万到一亿之间,看你选择的设备档次。”

    王琛:“……”

    沃日!

    光设备就要投资五千万以上?

    特么自个儿辛辛苦苦到现在才赚了四千五百万不到!

    买别墅花了一千多万、今天花了五百来万,再算上其他零零总总消费,银行卡里大约还有两千五百万。

    合着买设备最起码还差两三千万呢?

    王琛有点凌乱。

    对面山先生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王琛苦笑一声,“没,没了,谢谢您。”

    “没事,要是真想开啤酒厂,你和我说一声,我让人带你去我们星星啤酒参观参观。”山先生说了句不知道是不是客套话的客套话。

    挂了电话。

    王琛第一次纠结起来。

    到底要不要在北宋开啤酒厂了?

    毕竟光设备这一块投资最起码就要五千万样子了,自己没那么多钱啊。

    另外,按照山先生所说,年5.4万吨啤酒,平均下来每天要生产大概148吨,按照生产一吨啤酒每小时耗电50-130千瓦计算,平均每天要耗电7400千瓦-19240千瓦的电。

    五千万似乎还在承受范围之内。

    王琛想看看需要买多少发电机才能满足供电。

    他想得很清楚,水轮发电机、汽轮发电机和柴油发电机等之类想在北宋鼓捣会非常困难,尤其是柴油,需要提炼的,北宋科技水平还达不到。

    那么,只剩下太阳能发电机。

    王琛在网上搜索了一阵子,大概弄清楚一件事,正常安装一个九千瓦的太阳能家庭电站,平均每天能发电三十千瓦。

    按照啤酒厂所需最大的耗电量去计算,差不多需要安装六百五十个左右九千瓦的家庭电站才能满足啤酒厂耗电。

    “九千瓦的太阳能家庭电站需要多少钱?”王琛自言自语搜索,不多时,搜到一个数据,他对着电脑屏幕自顾自笑了笑,“也不贵,算上网配逆变器、支架、电缆等等大约只需要十五万。”

    刚说了句。

    他忽然想到一件事。

    这是一组九千瓦的太阳能家庭电站,六百五十组得多少钱?

    九千七百五十万?

    卧槽!

    也就是说,自己想在北宋开个啤酒厂,从现代社会弄设备过去,至少要花一亿五千万左右??

    自己哪来那么多钱啊!

    原先以为银行卡里有两千五百万现金很富裕了,如今一看,简直穷得可怜啊。

    还开不开?

    王琛内心当然是希望开一个啤酒厂,毕竟整个北宋的通州一两百万人呢,要是开起来,啤酒厂每年营业额绝对不菲。

    生产一升啤酒成本大概在五毛钱左右。

    现代和北宋初期铜钱购买力对比,一升啤酒成本约半文钱样子,就算北宋大麦小麦稍微贵点,成本应该能控制在一文钱。

    一升啤酒大概两斤,即一斤啤酒成本大概在半文钱。

    年生产五万吨啤酒,成本约合五万贯钱。

    而五万吨啤酒按照三文钱一斤卖出去,营业额能达到三十万贯。

    去除成本,每年还能赚二十五万贯呢!

    兑换成RMB大约两亿五千万,一年回本还有盈余。

    这笔买卖似乎可以做。

    王琛考虑的很多,自己最大的金手指就是能从北宋带好东西回来换成钱,暂时性弄几块田黄、鸡血石之类似乎价格都不菲,但是想要大富大贵有点难。

    他想在现代开几个公司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