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在古代有工厂 > 第509章 天下第一字(求订阅,求推荐票)
迹出现,会引起怎样的轰动?

    不说轰动半个亚洲吧,毕竟日笨、朝鲜、韩国、越南等地很多文化都和中国一脉相传,引起轰动是肯定的,光说咱们中国十三亿多接近十四亿人,肯定会哗然一片。

    到时自己能涨多少能量值?

    一个人一点,那就是十几亿点,往少里说,十亿点最起码有!

    要是真有那么多能量值,自己能够立刻学习机甲制作方法了啊!

    王琛咽了咽口水,追问道:“是哪副真迹?草书《十七帖》、《龙保帖》,还是行书《快雪时晴帖》之类,又或者楷书《黄庭经》那些?”

    “是行书。”小周后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眼神里带着莫名的闪动,轻声细语地蹦出一个惊天动地的名词,“这幅行书的名字叫作《临河序》。”

    什么?

    居然是《兰亭序》!?

    王琛第一反应便脱口而出道:“不可能!”

    “哦?”小周后放下茶杯反问道:“为何不可能?”

    王琛肯定不可能相信啊,那玩意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到一定程度都没找到,咋可能在李煜手里,只是这些话他不可能直接说,委婉道:“据我所知《兰亭序》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唐太宗李世民手里,后来陪着下葬,又被温韬盗取了他的陵墓,从此以后《兰亭序》便不知了踪影。”

    说起此事还有一段渊源。

    提到唐太宗李世民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的是他卓越的政绩,但其实他除了是一位伟大的帝王外,还是一名书法爱好者,尤其喜爱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其他书法家的作品在李世民的眼里都黯然失色,其对王羲之书法的迷恋和痴迷一点也不亚于今天的追星族和发烧友。

    于是李世民开始了对王羲之书法真迹如痴如醉的搜寻。上有所好,下属自然更加懂得投其所好,长安城内一时之间涌现出了各种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褚遂良、欧阳询等老臣也开始了对王羲之书法真迹夜以继日的鉴别。

    据史书记载,众臣共鉴定王羲之真迹多达两千多张,最后一起献给了李世民。然而在众多的真迹中独独缺了王羲之的文墨至宝《兰亭集序》,这令李世民无法释怀,于是开始了对其下落的苦苦探究。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李世民得知《兰亭集序》的真迹流落于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的一名徒弟辩才的手中,李世民多次索取均被辩才回绝。为了得到它,李世民不惜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去接近辨才,才寻机取得《兰亭集序》,李世民对得之不易的《兰亭集序》真迹视若至宝,因此传言其真迹在李世民驾崩之时作为殉葬品永别于世。

    但有趣的是,五代时期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盗墓者温韬在盗取了李世民的昭陵后,在他的出土文物清单上却并没有看见《兰亭集序》的踪影,因此有传言称是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偷偷换取了《兰亭集序》的真迹,后随葬于李治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之中。

    熟知这段历史的王琛怎么可能相信《兰亭序》在李煜和小周后手里。

    “那你知道温韬是怎么死的吗?”小周后依旧不疾不徐地问。

    王琛知道一点,“据说是被后唐明宗不喜所杀。”

    “那你可知后唐是何时被灭?灭了以后十代当中最大的朝廷是哪个?”小周后又抛出来一个疑问。

    说起来后唐的历史比较复杂,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但是真要说的话,得从前晋说起,一直到后来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借辽兵攻入洛阳,这才结束了后唐,次年,南唐建立,同时,南唐也是十国当中地图板块最大的一个,王琛道:“江南国。”

    小周后颔首道:“没错,正是江南国,又被称作南唐,乃是唐朝正统,后唐虽和江南国没有太多实际关系,但在正统的作用下,不少后唐人纷纷前来相投,而《临河序》正是那是后唐宫廷大太监所献。”

    要是换成其他人王琛还会怀疑,如果说是后唐大太监,他就没什么疑虑了。

    为什么这么说?

    有人肯定会问,后唐大太监咋可能弄到后唐皇帝的宝贝呢?

    别的朝代也许不可能,后唐还真有可能,其原因后唐的太监嚣张到让人瞠目结舌,这不是说笑的,比如说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成为皇帝之后再也没有什么追求,每天沾沾自喜,骄傲自大。他精通音律,就开始每日沉迷在歌舞之中,不理朝政,自以为天下已在自己脚下,再也不需要努力。一次他穿上戏服,在皇宫中与一众太监唱戏,连喊两声“李天下”。旁边的太监听了,不由分说上去就是两耳光。李存勖被打得晕头转向、不明所以,为太监为何打自己。太监回答:“天下只有一个李天下,为何皇上要连喊两遍?”李存勖一听有道理啊,不仅没有责怪太监打自己耳光,还给了他很多赏赐。最终,李存勖因为昏庸无道,诛杀功臣,而被李嗣源灭除。

    可想而知后唐太监嚣张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