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穿越八年才出道 > 138.我不在江湖,江湖却都是我的传说。(求订阅,求订阅!)
俗的屎尿屁,还有一群人在那里吹捧,只因为其父亲资历够老,曾经有不少名作,其后人靠着屎尿屁作品还能世袭坐上做鞋副主席的位置!

    让雪漫这位年轻人表示很无语。

    薛振国沉默下来,仔细想了想。

    貌似,在诗词领域,他还真想不出其他有谁的作品让他如此期待的。

    或许,有些有才华的作者的作品,让他比较认可。

    但是,没有谁还没发表的新作,让他如此期待。

    叮!

    又来新的消息了。

    雪漫立刻打开了王谦的微博。

    只见一首作品已经出现在页面上,被王谦发表了出来。

    雪漫眼睛一亮,低声念出了声音:“九月九日重阳思乡,这是标题,看起来是古诗了。”

    薛振国等不及了,不等雪漫念,直接凑过来看了起来。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简短的四句诗,父女两很快就看完了。

    薛振国又自言自语地细细看了一遍。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遍插茱萸少一人?什么意思?茱萸是什么?”

    薛振国脸上出现一些疑惑,仔细想了起来。

    雪漫则是迅速在网上搜索了起来,然后说道:“某些地方在重阳节是有登高的风俗,还有在头上插茱萸的风俗,可以保平安。古籍当中有记载……”

    薛振国点点头,已经想起来了。

    一些古诗词和古文当中,在写重阳节的时候,有些写到了茱萸!

    只是,这些作品都不怎么出名,所以他刚才一下子没想起来。

    然后仔细思索,他就想起来了。

    “王谦的文学底蕴很深呀。”

    薛振国赞叹了一句:“这首诗,没有凄苦的言辞,但是却表现出了一种身处异乡的孤凉,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越想,越感觉值得回味。”

    “又是一首佳作呀……”

    最后一句,薛振国长叹一口气,神色语气都有些复杂!

    不知道是喜是忧。

    喜的是,能见到这样一首佳作问世。

    忧的是,王谦在古诗词方面的才华,的确是冠绝当世,无人可比。

    这种放在古代文豪辈出的时代,也算的上是佳作的作品,王谦是一首接一首仿佛不值钱一样的发表出来!

    这让同时代的其他文人怎么活?

    让那些作协里整天大鱼大肉争权夺利论资排辈的所谓前辈们,怎么有颜面?

    薛振国这次期待王谦的作品,有期待王谦能继续发表佳作的心情,同样也有期待着王谦失手,期待王谦发布一首很普通乃至是烂作,将之前的口碑拉低一些的复杂情绪!

    雪漫也仔细念了几遍,然后点头道:“嗯,的确是一首好作品。”

    雪漫拿起毛笔,一笔一划地将这首诗在白纸上写了下来,然后在微博上点赞转发了王谦的作品,接着点评道:“好作品,用了茱萸的典故。第一句直接点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叙述平淡,却是一下子让人感觉到了思乡之情,平淡语气之中蕴含着弄弄的真情,再加上后面的用典,加重了思乡思念亲人的情绪。”

    “真是一首写重阳节的古诗佳作。”

    发动!

    雪漫将自己用毛笔写的字拍了下来发了出去。

    薛振国此刻拿出自己的手机刷了刷微博,发现不少自己的文艺圈子内的人,都针对这首作品发表了一些评论。

    其中,唐河鹏也发表了点评:“又是一首上佳的古诗作品,不比历史上几首写重阳节的名作差了,王教授的作品没有让我失望过。”

    薛振国淡淡地说道:“这个老唐,现在一个劲的吹嘘王谦。”

    雪漫没说话,而是看着王谦的微博,心中期待着王谦会回复自己,与自己互动。

    然而,她等了一分多钟,还是没有等到王谦的回复,脸上有些失落。

    雪漫也翻了翻自己的文学圈子里的人,看到一个名字,轻轻皱眉。

    郭壮壮?

    这家伙上次在浙大课堂上被王谦教育了一番,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之后,现在又跳了出来?

    雪漫凝视着手机屏幕。

    郭壮壮一分钟前发布了最新的消息:“这首诗在重阳诗作当中算是佳作了。我有位女性朋友最近也写了一首关于重阳的词,正想请王教授指教一下。因为我这位朋友不喜欢玩微博,所以没有账号,我代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