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 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安史之乱 (上)
    不过好在王霄这边反应极快,几乎是消息传来的第二天,王霄就召开了大朝会,并且当场宣布了自己要御驾亲征的事情。

    很是自然的,许多大臣们出面各种理由的进行劝阻。

    上古时期打仗,原本就是国主人君最为重要的工作。所以御驾亲征什么的,在上古时代那就是理所当然。

    可自从儒门掌握话语权之后,各种理由都出来了,千方百计的进行阻挠。

    至于说其原因,除了拍龙屁表忠心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切断皇帝与军方的直接联系。

    文武不两立可不是胡扯的,为了打压血性这些腐儒们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皇帝御驾亲征,就意味着与军中建立了直接联系,并且所有资源都要倒向军中。

    利益就那么多,军中都拿走了,他们这些大头巾们还吃什么拿什么。

    所以如果能把皇帝和军中分割,那向上可以限制皇权,向下可以打击武家势力。

    好处这么多,儒门的人当然是要大义凛然的疯狂反对了。

    “刚才反对朕御驾亲征的,都出来站在这边。”

    含元殿上,王霄伸手指着一侧的空地“快点!”

    积威之下,那些之前用各种理由劝阻王霄的大臣们,纷纷心怀忐忑的站了过去。

    “朕问你们一句,你们是哪里的大臣?”

    “我等是大唐的大臣,是陛下的臣子。”

    “好,那朕再问你们一句。现在安禄山叛乱攻打范阳,大唐危急,尔等是否愿意为大唐舍身赴难?”

    依旧是整齐划一的回应“臣等愿意。”

    王霄干脆站起身来“现在朕要去为大唐解决危机,尔等是否愿意随朕同去?”

    这下那些大臣们都沉默起来。

    战场上刀枪无眼的,真要是没在了战场上,那自己的权势,家中的财富娇妻美眷什么的可都成了过眼云烟了。

    “哼哼。”

    王霄冷笑不止“自己不敢去,又不让朕去。你们想怎么样?难道在这长安城里念你们那经书,就能把安禄山的叛军都给念死了不成?一群废物!”

    他用力一甩袖口,转身离开“站出来的这些人,部随军出征!有不从者,皆以通贼论处!”

    几天之后,大军整顿出发之前,不少被点名同行的大臣,都纷纷上书称自己身体不适,无法随军云云。

    王霄对此的回应很简单,上书的这些他都应了下来,然后一道张九龄附印的圣旨再发回去“既然身体不行了,那就回老家好好养身子去吧。朝堂上的工作不能停,你们的职务自有他

    人来顶替。”

    如此圣旨一出,这帮人都麻爪了。

    寒窗苦读这么多年,为的不就是现在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过好日子吗。

    一道圣旨下来,这么多年的努力都没了,这谁能受得了。

    还没来得及称病的,赶忙急匆匆的赶过来随军。

    而那些被发回老家的,则是四处活动想要讨个机会。

    只是,他们现在没有机会了。

    王霄出动的大军并不多。

    长安城周边驻防的十六卫之中,抽调出来大约十万人马。

    加上西域各镇抽调的两万精兵,也就是十二万人。

    因为是在国内行军,所以随军的民夫并不多,加起来也不到二十万。

    而他们的目的地,则是直接去往河东镇。

    现在的河东镇节度使是王忠嗣,他那边还有六万三千兵马。

    与长安城的援军汇合之后,就是一股可怕的洪流,可以从河东出击直接去抄安禄山的后路。

    当然了,前提是驻守在范阳的郭子仪,能够扛得住安禄山的猛攻。

    哥舒翰因为年事已高,所以留守长安城坐镇后方。

    张九龄也留下了,负责处置各方事务以及往前线输送钱粮物资。

    王忠嗣提前出发,赶回了河东镇做前期接应的准备。

    所以此时聚集在王霄身边的名将,则是以高仙芝,封常清,李嗣业为主。

    “陛下。”

    被任命为行军大将的高仙芝,正在与王霄探讨着军情。

    “咱们只有直奔河东镇,随后出关抄安禄山后路这一个计划。”

    “你想说什么?”

    “臣的意思是,若郭子仪那边没能扛得住,让安禄山的大军杀入范阳,我们连应变的方案都没有,那到时候就是中原糜烂的局面。”

    数以十万计的大军的移动,那可不是战旗游戏里随随便便鼠标点一点就行的事情。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前期的道路修缮,各处营寨的建设,粮草物资的沿途准备等等,都是很麻烦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