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袁阀 > 71顾雍
派来围剿的两千骑刚刚溃退逃亡,这冀州军后脚就立即跟上。

    远处出现了点点黑影,接着地底下传来一波波的震动,渐渐地三四千的冀州骑兵出现在利县城外。随着“呜呜”的号角声,冀州骑兵开始列队。

    看到这一幕,城墙上黄巾军大为惊恐,冀州军已经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噩梦。

    接着张郃军两万多的步卒,渐渐开上来,他们对着利县南门扎下营寨。

    午后,在冀州骑兵的护翼下,四千多的青州兵列队来到利县城下。就在城墙上黄巾军疑惑时,四千人开始齐声喊降。

    “我等是前高密营的兵卒。”“降者过往不究,家里能分田地!”“冀州军管两餐饭饱!”

    类似的喊降声不断,而城墙上的黄巾兵卒一惊一乍,本来就挂念家小,又听到以前同伴的喊降,这时他们哪还有心思抵抗。

    “冀州崽子诓骗我等!切莫轻信。”管亥提着长刀吼道,他率领亲兵亲自到城墙上督战。

    管亥抓过一个带队守城的小将领,怒道,“为何不放箭射杀他们!”

    “管帅,他们,他们是高密营的弟兄啊!”小头目手足无措道。

    “呸!一群叛徒,所有弓箭全部向他们狠狠地射。”管亥声嘶力竭地下令。

    黄巾兵卒无奈,只得取来弓搭上箭,向底下青州兵漫射。

    “起盾!”青州兵步卒立马竖起盾牌抵挡。冀州骑兵也开始跑动,伺机向城里射去招降书。

    管亥看着城下的冀州兵,心头火起,但己方兵力不占优势,又被对方打击得士气全无,强行交战实在没有胜算。

    “管帅!形势不好啊,这样下去不等冀州军攻上来,咱就会有很多人降了。”一个秃头的副将担忧道。

    管亥握紧刀柄,问道,“徐明,那你说该咋办。”

    “管帅,冀州兵强,咱实在打不过,即便守住利县,存粮也吃不过冬。咱是不是可以避开冀州军的锋芒?”秃头的徐明小心建议道。

    管亥嗯了一声,说道,“跟我想一块去了,北海才是咱发家的地方,那有平原、乐安、济南三地加起来那么大,孔融不过一个文生,那里军备想必也不强,正好退去北海再做计较。”

    “前番就该去北海了,只是被冀州军逼急了,方才到乐安。这下好了,即便不能攻下城池也能避进山里。”

    管亥神情悲愤中带着无奈与凄凉,吩咐道,“传令,今晚弃城开赴北海!”

    初平四年(193)十一月,临淄城刺史府。

    在田丰调度下,青州常备兵还有安置不下的军户,开始迁移到了齐国临淄附近驻扎。郝昭,郭淮也将一批批冬季的粮食,押运到了青州。

    在跟田丰表示,要征辟郑玄两弟子后,袁熙就将郑玄师徒三人,请到了刺史府设宴款待,目的就是向郑玄要几个人才。

    田丰也是当世名士,声名虽然不及郑玄,但这样也教郑玄的态度改善了很多。袁熙自己也算是个士人,所以特意将这次宴请当成文士之间的交流切磋。

    袁熙将郑玄请上,跟自己一起占据主座。田丰、郭嘉坐左面席位,顾雍、国渊则坐了右面席位。

    袁熙、郭嘉对郑玄执弟子礼,向他请教起经学上的问题。郑玄自然是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他并不拘泥于经典,而是博证旁引,罗列自己早年游历各地知道的一些学识。

    郑玄的博学让郭嘉、袁熙、田丰都叹服,袁熙竭尽这十几年所学才勉强能应付他的提问,郑玄果然是行家,袁熙自愧不如。

    果然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但袁熙的心思并不在向郑玄的求教,而是在他弟子身上,于是说道,“郑大师,熙听闻一事不知真假,据闻早年间先生遇到寇略北海的黄巾贼,然其敬佩先生的高义,不但不以加害,还承诺不侵犯先生故里。不知可有此事?”

    郑玄摸了一把长须,多年前的记忆被触及,叹道,“是有这么一回事,黄巾中也有刚烈之人呐,可叹走上为害乡里的谋逆之道。”

    袁熙点头道:“熙出兵青州也为了解救一方百姓于水火,这青州黄巾原也是良民,只是初时奸佞阉宦使得政令混乱,才逼得他们造反。故尚也尽量收降之,让其归还田地。”

    “公子高义、且才略过人,不愧袁家声名,我代青州乡里百姓,谢过公子大恩了。”说罢郑玄对袁熙作了一揖。

    袁熙赶紧还礼,他想不到郑玄如此率性。

    郭嘉会意,帮衬道:“郑大师可知,公子为了安置那百万的青州百姓花了多少心血?粮食其他不需说,只是这诸多政务都由元皓先生一人主持,实在繁重。公子的意思是想让郑大师帮忙安置那些黄巾家眷。”

    郑玄摇头,推脱道,“老夫会帮忙出面做些力所能及之事,但不会出仕为吏。”

    袁熙本就不盼望郑玄能被征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