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 > 七十三章,海城火海(二)
的火力使他们难以前进一步,而侧翼突然出现的中国骑兵部队却猛然一击,打得他们晕头转向,被迫溃逃。

    一句话,中国军队虽然放任俄军出入南门,却进行了严密地监视,做好了一切可能的防范准备。

    栗云龙的如意算盘是,以围拖敌。如果敌人见势不妙理智地溃退时,就挥师追赶,如果敌人坚守的话,就聚而歼之。总之,只要不出大的乱子,俄军必败!

    几天的僵持,使中国军队得到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奉天独立旅将鞍山俄军战俘押解回奉天等城,动员群众,完成了善后事宜,并且在指挥部的严厉命令下,组织人手将鞍山附近的缴获的俄军大炮部运输到了海城前线,这是一个艰难困苦的旅途,完靠着马车来拖拽,崎岖蜿蜒的道路让官兵和民夫们苦不堪言,不过,他们得到了沿途百姓们的大力支持。运输的人手越来越多,终于,在第六天时间,将部的大炮都运输到了海城阵地上。

    栗云龙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现在,他不需要拖垮敌人的消极战术了,只要有了野战大炮的猛烈火力,俄军在海城的命运将彻底改写。中国军队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就可以消灭俄国军队了。

    乘着夜间,中国军队将大炮逐步地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这些阵地早就预测安排好了,只等着大炮运输到位,当然,这一夜,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夜晚,尽管天色黑得厉害,寒风已经开始揪扯着人们的衣服,带来刺骨的冰凉,还是没有阻止中国军民的热情。

    用一夜的时间,中国军队的大炮阵地建立完毕,第二天一早,又进行了休整。栗云龙亲自指挥炮位的安放,天亮以后,中国军队立即用松树枝条对大炮阵地做了伪装,同时开挖炮兵的掩护坑道和采集石头修筑遮蔽墙。

    为了掩护炮兵的行动,前线的步兵对城上的俄军进行了低烈度的攻击,出动很少的士兵进行攻击,主要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同时,中国的骑兵部队开始集结,逐步地往南设立一层层的阻截网,准备截击俄军的残兵败将。一部分步兵也加强了活动,跟随着骑兵在南线隐蔽地修筑壕沟等障碍。只是,他们距离海城甚远,尽量不使俄军知觉。

    这一天,俄国两个步兵旅在金州登陆,当天夜间就推进到了普兰店,瓦房店,庄河等城的俄国驻军各约两个团也开始向北调集,魏家屯等地的俄军也汇聚到一起,组成了一个混成旅团,俄军再一次调集了强大的兵力,向北线增援。

    吉林前线电讯,俄军做出了配合性的进攻,前线数地已经交火,尤其在新宾和开原等地附近的战斗表现激烈,中国军队数量不多的驻军在俄军的压力下,开始向内地收缩。

    是狠狠修理俄国毛子的时候了。

    栗云龙对俄国和日本人都没有刻骨铭心地仇恨,因为,他毕竟是七零后生人,对那时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时的惨烈状况没有直观地认识,可是,作为军人,他毕竟比一般人了解得要深刻细致得多。军人保家卫国的天职和使命使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去。

    “俄国人应该退回到欧洲部分。日本人应该成为中国的附庸!”这就是他所追求的目标,虽然他自己也知道,这目标有些大,其实质也是霸权主义和实力决定论,可是,他骨子里觉得,这是应该的。

    在针对海城的进攻中,栗云龙的方案遭到了不少人的议论和明确反对,当然,也友人强烈表示支持。

    战前的会议开成这样阵营分明,是罕见的。关键的一点儿是,俄军控制了整个海城,一旦以猛烈的炮火攻击敌人,一定会造成城中百姓的巨大伤亡。

    可是,如果不以重炮轰击,则海城俄军很难动摇。

    在意见纷纭的情况下,栗云龙为了表示爱护百姓的意思,做出了重要决定,将派出代表到城中和俄军谈判。许多强烈反对和怀疑的军官这才点头同意。

    下午,中国军队的步兵阵地上,打出了一面小白旗,接着,两名军官在一名懂得俄语的商人陪同下,向海城的南门走去,俄军士兵立刻高度戒备,如临大敌,在经过简短地会话以后,俄军出来一队官兵,将中国代表押解进城。

    在城里,中国代表会见了俄国的最高指挥官车里雅宾斯克师的中将师长别祖霍夫,向他提出了严正的要求。一,要他释放被实际拘禁的中国海城百姓,放他们出城逃生,二,正式宣告,将在第二天和俄军进行决战,要俄军及时参战!

    中国代表的意见没有得到重视,俄军在坐的军官对中国代表的三个人进行了冷嘲热讽,还进行了人身攻击。

    中国代表很委屈地承受了耻辱,目标只有一个,希望俄军开放城市,将城中百姓放走。

    别祖霍夫中将严词拒绝了。他说,凡是俄国双鹰旗帜插过的地方,就是沙皇俄国治理下的百姓,海城的百姓,已经归化了俄罗斯,成为俄罗斯人了。不是他不想放人,而是城中的百姓不肯走!

    还好,中将阻止了部下军官拔出